
上尿路结石就是老百姓口中所称的“结石病”,它包括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人们对它的主要印象就是“痛”,“刻骨铭心”的痛,根据疼痛分级可以感受到“结石病”到底有多痛。
作为一名泌尿外科医生,在门诊常常会遇到这么一类患者,捂着肚子或者掐着腰,眉头紧锁,额头冒着汗,脸色发白,走进来就说:“医生,我结石病犯了,给我做手术吧?”,仔细一瞧,很多都是以前就诊过的老病友,都是曾经让他们积极手术处理,不愿意做手术的患者(当然我对于患者恐惧手术的心情是非常理解的,谁没事愿意动手术呢?)。在此刻,我认为这类患者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的结石导致疼痛,给身体发出警报,催促他们来治疗结石。
然而,也有这么一类不那么“幸运”的患者,他们的结石就从来没有痛过,或者说痛了一次就再也没痛了,也没有做复查,等再发现的时候,肾脏已经重度积水,成为一个“皮囊”,肾功能重度受损或者完全丧失了。
在此我回答一下我们今天探讨的主题:
“腰不痛了,不代表结石病好了!”
不痛才是最可怕的。
那患者朋友们该怎么办?
1. 对于发现有泌尿系结石且有手术指征的患者,该手术还是得积极手术,有一句老话“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虽然不中听,但是话糙理不糙。
2. 当然对于部分可以考虑保守治疗的尿路结石患者,在遵从治疗意见的同时,只要能够做到积极随访复查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3.由于结石有很大的复发率,对于既往有过尿路结石的患者,一定务必要做到定期的随访复查。
最后,需要来点硬货了,来科普一下结石的预防:
我国的泌尿系结石以含钙结石为主,尤其是草酸钙结石最为高发,在这里我就主要和大家探讨一下草酸钙结石的预防。
草酸钙结石的预防应该从改变生活习惯和调整饮食结构开始,保持合适的体重指数、适当的体力活动、营养平衡和增加富含枸橼酸水果的摄人等。只有在改变生活习惯和调整饮食结构后仍无法有效预防草酸钙结石复发时,才考虑应用药物预防。
(1)增加液体的摄入:推荐每天的液体摄人量在2.5-3.0L(550ml一瓶的农夫山泉5-6瓶)以上,使每天的尿量保持在2.0~2.5L以上。达到并维持可靠的尿液稀释度。
避免过多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红茶、葡萄汁、苹果汁和可口可乐;推荐多喝橙汁、酸果蔓汁和柠檬水以及陈醋。
(2)饮食调节:
1)饮食钙的含量:推荐多食用乳制品(牛奶等)、豆腐和小鱼等食品,成人每天钙的摄人量应为1~1.2g。
2)限制饮食中草酸的摄人:避免摄人诸如甘蓝、杏仁、花生、甜菜、欧芹、菠菜、大黄、红茶和可可粉等富含草酸的食物。其中,菠菜中草酸含量尤其高,草酸钙结石患者更应该注意。
3)限制钠盐的摄人:推荐草酸钙结石患者每天钠的摄人量应少于2g。
4)限制动物蛋白质的过量摄人。
5)减轻体重。
6)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人。
7)增加粗粮及纤维素食物。
8)减少维生素 C 的摄人:维生素 C 经过自然转化后能够生成草酸。
9)限制高嘌呤饮食:富含嘌呤的食物有动物内脏(肝脏及肾脏)、家禽皮、带皮的鲱鱼、沙丁鱼、凤尾鱼等。
(3)药物预防:
对于高复发风险的草酸钙结石,应用药物预防是必要的。用于草酸钙结石预防的药物虽然种类很多,但是,目前疗效肯定的有碱性枸橼酸盐(友来特)等。
最后大家是不是还有一个疑问,你都说了我国的泌尿系结石主要是草酸钙结石,但是我的结石是不是一定是草酸钙结石,你怎么证明?
口说无凭,结石成分可通过体内取出的结石标本(无论是自己排出还是手术取出均可),来做结石的“病理”分析-结石成分分析,目前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是常规开展的,可以给到大家准确客观的结石成分报告。
(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