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这些问题的背后是血糖严重控制不佳(3-4)

师幸伟医生 发布于2023-10-09 14:05 阅读量1144

本文转载自网络总结

3、“尿中泡沫增多”

如果你最近出现尿中泡沫增多,还出现了眼部、腿脚肿胀,以及没有明显原因的疲乏、无力等情况,建议去查尿。如果尿微量白蛋白异常,要警惕糖尿病肾病。

但微量白蛋白尿还与糖尿病的其他多种并发症有关,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等。因此出现微量白蛋白尿不一定就代表发生了糖尿病肾病,其出现以后是否必然进展到明显蛋白尿进而慢性肾衰退尚存在争议。因此规律检测,反复评价有助于我们认识微量白蛋白尿对身体的危害: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对于1型糖尿病病人,起病5年后就要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的筛查;而对于2型糖尿病则在确诊糖尿病时应同时检查。但一次检查阳性,还不能确诊为持续微量白蛋白尿,需要在3~6月内复查,如果3次检查中2次阳性,则可确诊;如为阴性,则应每年检查一次。

2型糖尿病伴有蛋白尿的糖尿病病人,在诊断糖尿病肾病之前必须仔细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蛋白尿的原因,尤其对于不能明确发病时间的2型糖尿病病人。临床上出现下列情况应考虑糖尿病合并了其他肾脏病:①有明显蛋白尿但无明显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②急性肾损伤;③肾炎血尿,尿沉渣以畸形红细胞为主或有红细胞管型;④不伴高血压的肾病综合征;⑤短期内蛋白尿明显增加等。出现上述情况应考虑肾活检以除外其他原因的肾小球病。

4、 “腿肿和溃疡”

腿肿,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疾病,很多情况下都可能会出现腿肿的情况,比如长时间站立、长时间坐车旅行,一天下来就有可能会感到双腿发紧,严重时甚至能按出小坑。

腿肿,看似寻常的一个小情况,有时也并不简单。糖尿病并发肾功能不全、心脏病、周围神经病变、静脉曲张等,都会导致腿肿;如果腿上的血流不通畅了,那也会肿;一些药物也会导致腿肿。此时,详细询问病史,监测血糖,行下肢影像学检查等,可以确诊。

另一种现象就是糖尿病足。早期症状可见足部皮温出现改变,皮温较低且足部发凉,足部颜色也会出现改变,颜色容易变发灰、发白、发黑,可以出现异常充血导致的红色,还可以出现紫色等颜色改变。糖尿病足早期也常出现感觉异常症状,比如有些患者可以出现肢端麻木、灼热感、有小虫在爬的感觉。同时,早期患者对于温度的辨别也会感觉下降,所以糖尿病足早期症状主要是表现为血管、神经系统受到损害的相关症状。

患者在糖尿病足出现早期症状时,一定要引起重视,做好防护,以免足部破溃后,容易导致严重的糖尿病足溃疡。例如剪脚趾甲时不慎出血或行走时脚擦到硬物,都会引起足部皮肤的擦伤。小的擦伤不及时处理,容易形成溃疡,如果任其发展,不加治疗,溃疡会变成深度感染,严重的就不得不截肢了。糖尿病患者积极地控制血糖 ,保证血糖的平稳。同时,保持良好积极的心态 ,如此才能更快的治愈足部溃疡。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