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年益寿和心脑血管病:“参”,您用对了吗

师幸伟医生 发布于2023-09-02 16:29 阅读量1184

本文由师幸伟原创

一、人参:总的来说,人参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益血、安神增智的功效。

二、从三个角度分类:

1、从产地分类:国产参、朝鲜参、西洋参(加拿大西洋参+美国花旗参)、日本参、俄罗斯参等

2、从种植方式进行分类:野生参、园参等 

3、从加工方式进行分类:红参、白参、鲜参等。

三、几种常见参的药理特点:

1、红参:红参是人参在蒸制过程中“浸糖”而成,又叫糖参。朝鲜参熟制后叫高丽参,也称为别直参。红参具有较强的补气作用,为冬令进补佳品,冬天怕冷、阳虚者服用有显著效果,老年人服用可调节心脑血管功能并能抗衰老。因其性偏热偏燥,体质虚弱的人长时间服用红参,要注意间歇服用。

2、白参:市场上最常见的白参就是生晒参,生晒参是将人参洗净晒干而成。作用较红参弱,其性也较红参偏凉,除补气益气外,兼具生津作用。适用于气阴两亏的病人,一般适合老年人、体质虚弱者及糖尿病、肿瘤、肝炎和肾炎等慢性病患者服用。

3、党参:党参不同于人参,人参属五加科,党参属桔梗科。其药效与人参相近,古时开药也用党参代替人参使用,党参大补元气的力量较弱,但兼顾了气血双补。为平补和缓之剂,用以滋养脾胃之要药"。气滞火盛者慎用党参。阳气虚脱的危重病人,仍以红参为宜。

4、沙参:沙参等同于食物,有补而不燥的特点。中医认为,沙参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之功。在岭南地区,几乎每家每户都会煲“清补凉汤”,里面就含有沙参。

5、丹参:是唇形科,人参属五加科,丹参既不是人参,更不是红参,其别名赤参、山参、紫丹参。人参主要为补气良药,而丹参是活血化瘀佳药、具有抗凝血、抗氧化、扩张血管等作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保护心脑血管等方面的作用。

6、西洋参:亦称“花旗参”,原产于美国和加拿大。我国现在的西洋参不一定是漂洋过海而来的,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起我国开始引种,目前我国为第三大西洋参生产国,凡需参补而又不宜温补者可用之,最适宜于肺虚咳嗽、内火虚升者及肺结核痊愈后和肿瘤病人。人参补气,偏于助阳;西洋参补气,偏于养阴。人参补气之力胜于西洋参,而西洋参清热生津之力又胜于人参。因此,夏季天气炎热,人体出汗较多,消耗较大,睡眠又少,故宜选用养阴清补之品,这时服用西洋参最合适。而在秋冬季节,人容易出现湿病,就不适宜服用西洋参,人参为首选。

7、太子参:为石竹科,又名孩儿参、童参、四叶参、四叶菜、米参等。具有补气生津之功效,常用于久病气阴两亏的病人。与大补元气的人参相比,太子参虽药力不及,但具有补而不燥的特点。中医认为,太子参补气作用不如人参、党参,其生津作用和西洋参类同,可代替西洋参用。由于其补气而不生燥热,对于儿童来说是尤为适宜。

8、东洋参:为日本参熟制而成。性温而平,专理脾胃,较之人参、红参、别直参、党参,补气之功都略逊色,但有三种常见症侯,是以上参类不及:如久泻、洞泻、五更泄泻,用米炒东洋参一钱五分至三钱,大有功率。又如小儿胃肠不健,疳积羸瘦,服米炒东洋参一至二钱,大有起色。乳儿断奶之时,需要调补者,每日服少许,颇能增强体质。

9、玄参:属于玄参科,是一味清热类药物,通常可以起到清热凉血的作用,也可以起到滋阴降火、解毒散结的作用,咽喉肿痛症候广泛应用此药。但从中医辨证角度看,玄参更加偏寒凉,胃肠功能较差者一般不建议轻易食用。

10、珠儿参:又名珠参、扣子七。其功效类似于三七,具有扶正固本的作用,并且毒性低,还具有镇痛、抗炎作用,用于跃打损伤、吐血、蚓血、劳伤腰痛等,此外头痛、风湿关节痛、癌痛均有很好的效果。相比人参,珠儿参仅有清火之力,而无滋阴之功,处方中不可作为主药,仅作辅助而已。

11、苦参:“人参补脾,沙参补肺,紫参补肝,丹参补心,玄参补肾”。苦参不在五参之内,然名参者,皆补也,苦参所谓补之含义,实指去除湿热,药理研究苦参具有杀虫、利尿、止痒等作用。可以用于治疗阴囊瘙痒、湿疹、皮肤瘙痒、滴虫性阴道炎、大便带血等疾病。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