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风发作与高尿酸血症有着密切的关系,尿酸在体内的代谢包括:尿酸产生、尿酸溶解、尿酸排泄等。在没有肾脏病、心力衰竭的情况下,痛风患者和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每日饮水量应该在2000-3000毫升,多喝水就能多排尿,使尿液酸碱度(pH值)保持在6.3-6.8,有利于尿酸排泄,减少尿酸结晶形成。同时,多喝水还能减少痛风急性发作的次数和疼痛程度。不过要提醒大家,每日2000-3000毫升的水不是一次性喝完,而应该分开多次饮用。
不少国内外的指南也提出,痛风患者可以喝弱碱性水、小分子水。那么问题来了:哪些水属于弱碱性水、小分子水?我们都知道,水分子是由氧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水分子之间通过氢键相互作用,形成分子团。理论上来说,破坏氢键就能得到小分子水。如果想让分子团更小,根本没必要去买那些昂贵的小分子水。最简便的方法就是把水加热,水分子活动越剧烈,越不利于氢键形成,分子团自然就会变小。其次,饮用水一般都是中性的,但如果里面有一些矿物质离子,就会稍微偏碱性。国家生活饮用水中确实有pH值这一项,但主要是为了防止金属管道被pH值较低的液体腐蚀,才设定这一指标。决定尿酸溶解的是我们体内酸碱度,并非完全取决于饮用水,人喝下的弱碱性水经过胃部时,也会被pH值极低的胃酸给中和了,所以盲目追求喝弱碱性水,没有太大意义。市面上出售的苏打水多分为两类:天然苏打水和人工合成苏打水。在天然苏打水中,碳酸氢钠的浓度仅有300毫克/升,人工合成苏打水含量更低,和临床治疗浓度相差甚远,其作用也就微乎其微了。当然,相比其他饮料,苏打水应该更适合痛风患者饮用。但话说回来,最适合的饮品还是温的白开水,自然健康又经济实惠。
柠檬是常见的水果,但它们都是碱性食物。食物的酸碱性并不单纯由食物本身的pH值决定,而取决于食物在人体内代谢产物的酸碱度。柠檬和苹果经人体消化代谢后,留在体内的物质主要是碳酸氢钠。柠檬中的柠檬酸等有机酸,导致了酸味,进入人体后,柠檬酸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而柠檬酸钠等盐类却因无法被人体分解而留在体内,最终变为碱性。柠檬水就是弱碱性水,可以喝。
茶饮料对于高尿酸血症来说整体是有益的,从研究结果看,喝发酵类的茶对高尿酸血症患者来说更适宜。至于咖啡,痛风患者也可以放心喝。有研究表明,喝咖啡可以降低痛风发作的风险。应该强调的是,研究所指咖啡是纯的、未添加糖和奶的咖啡,饮料中的甜味剂(果糖)进入人体代谢后会促进内源性尿酸生成,因此痛风患者不鼓励过多饮用含糖的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