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给人们的身体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形成“四大病”:水果快餐病、冰箱空调病、电视电脑病、熬夜病。
这几大疾病极大的考验了我们的消化道、呼吸道、眼睛和大脑,这是我们接触世界,了解世界的通道,也是我们获得疾病,病菌入侵的通路。
打鼾是现实中常见的现象,但引起造成的机体损害越来越受到医学家的重视,1994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鼾症研讨会上,各国专家、学者把打呼噜确定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定义如下:每停顿10秒以上为一次呼吸暂停。睡眠一小时,有5次以上大于10秒的停顿,或睡眠7小时中,大于10秒的停顿在30次左右,即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与27种疾病有关。如何界定它对人体的危害呢?人的一生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正常人在睡眠时呼吸均匀,氧气摄入量满足身体各部位的需要。而每晚7小时睡眠,呼吸暂停的人则有300-400秒处于无氧吸入状态,血氧浓度低于正常值约8-10%,这样夜复一夜,年复一年,支离破碎的睡眠,使氧气摄入明显减少,身体各重要部位缺血缺氧,诱发各种严重疾病,如果脑细胞组织持续缺氧4-6分钟就会引起脑细胞的不可逆性死亡。53%的患者脑血管意外发生在夜间睡眠时,近来研究表明打鼾与呼吸暂停是脑血管病一个独立的发病诱因,是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打呼噜在夜间死亡率急剧增加,未经治疗的打呼噜,病史在5年左右的死亡率为11% -13%,每小时呼吸暂停大于15次,8年打呼噜病史者,死亡率37%,由此可知,打呼噜绝不是正常现象而是严重疾病,是诱发其它疾病的罪恶之源。
临床上如果遇到以下情况应高度警惕患者是否同时患有睡眠呼吸暂停,或者其心血管疾病是否与睡眠呼吸暂停有关:(1)难治性高血压,或血压昼夜节律为非杓型,或反杓型。(2)夜间心绞痛。(3)夜间顽固性严重、复杂、难以纠正的心律失常,以缓慢心律失常或快慢交替性心律失常为主者。(4)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5)胰岛素抵抗、难以控制的糖尿病等。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临床分型 (1)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主要是由于上气道解剖学异常及功能异常导致夜间睡眠中出现呼吸暂停或低通气,PSG监测图上表现为有胸腹运动但是没有气流或呼吸幅度下降≥50%。(2)中枢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主要是由于呼吸中枢驱动障碍导致夜间睡眠呼吸暂停,PSG监测时既无胸腹运动也无气流。(3)混合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睡眠过程中交替出现上述2种类型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治疗:(1)改变生活方式 除其他治疗方法外,肥胖和超重的患者还应该减轻体重。有些研究认为酒精和镇静药可能加重上气道的塌陷趋势,因此应该避免服用。(2)CPAP治疗 这种治疗方法使用广泛,特别有利于中重度患者。睡眠时戴一个与呼吸机相连的鼻面罩,由呼吸机产生的强制气流增加上呼吸道内压力,使上气道始终保持开放,应根据每个人的病情自动调整输送的压力,合并COPD者可选用双水平持续气道正压通气(BiPAP)。(3)口腔矫正器 对轻度的OSA患者疗效好,使用塑料的口腔矫正器,使下颌骨或舌体向前上方提起,增加咽部横截面积,增加呼吸气流量,这种方法应用简便、经济,在我国尤其值得提倡推广,但是对中重度患者疗效欠佳。(4)手术 外科手术对上气道阻塞的病例疗效好,手术包括摘除肥大的扁桃体和腺样体(目前常用的手术为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及改良术式)、鼻息肉切除、正畸术和颌面部手术等。
愿更多的人重视打鼾!愿更多的人治疗打鼾!愿更多的人劳逸结合!愿更多的人拥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