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了老年,骨关节经过几十年的磨损,关节软骨变粗糙,继之出现裂隙、老化或剥落,之后软骨周围组织增生,骨赘形成,最终导致软骨下骨硬化、关节肥大、畸形以及发生运动障碍。这种膝关节软骨的磨损、破坏,增生,是一种自然的老化现象,统称为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主要的表现就是膝盖疼痛肿胀,尤其是上下楼时尤为明显。
有统计数字表明,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60%的人患有此病,75岁以上患此病的概率为80%。全国大约有6500万人患有此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尤其是本病的致残率可高达53%,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很严重的影响。
此外,体育活动过量的人,如运动员、登山爱好者,肥胖,围绝经期妇女也容易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且,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还跟自身的基因改变有关,大约有4%—6%的骨性关节病是由基因决定的。
膝骨性关节炎早期:传统中医的治疗效果
贴膏药:有用,但治标不治本
膝关节退行性病变、骨性关节炎,很多病人一听到这个诊断,立即想到了祖国的传统医学,针灸、按摩、拔火罐全都尝试个遍,到底这些方法有没有作用呢?
首先,贴膏药肯定是有作用的,但是治标不治本,仅起到消炎、活血和止疼的作用,不能使已经粗糙不平的软骨变得光滑平整。
另外,很多人认为贴膏药省事又便宜,一天贴好几贴,这也是不对的。膏药最好选择透气、不过敏的,并尽量间断使用。如果频繁使用,甚至每天不间断地贴,皮肤会不透气,很多人会出现过敏或皮肤破损的现象。
膏药只是辅助治疗,用来改善症状,所以贴多久要根据病人自身情况来决定。一般症状有所改善,或干脆起不到作用就不用贴了。
拔罐、针灸、按摩:肿痛时别用
慢性期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可以尝试拔罐和针灸,刺激局部穴位。但是急性期关节红肿疼痛明显时,尽量避免拔罐和针灸。并且,如果想尝试针灸和拔罐,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找真正的针灸大夫,以免没有效果白受罪。还有很多膝关节疼痛的患者选择了按摩,其实也是可以的,但是要分什么阶段,按摩什么部位。
正常按摩是指按摩肌肉,而不是按摩关节。按摩能够放松肌肉的松紧度,有助于血液循环,但急性期应避免按摩,会使关节液增多,关节肿胀更明显。慢性期可以适当地按摩肌肉,比如股四头肌。
保守药物治疗:不能根治,只能缓解疼痛
如果通过保暖、锻炼和理疗等方式治疗无效,可以考虑药物治疗。但是,目前尚无特效药能根除此病,治疗上一般只是用药物缓解和暂时消除疼痛。
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药物主要是改善症状的消炎止痛药和补充软骨成分的药物,可以减轻或消除病痛的作用。
消炎止痛药一般要在膝关节出现炎症的早期就开始吃,持续吃两到三个星期,关节内的炎性因子才会变少,关节肿痛才会减轻。
有的患者用药后,觉得胃不舒服,可以换用对胃肠道刺激性小一些的药,或者改用药膏、喷剂或贴剂,通过皮肤吸收,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保守药物效果不好:注射玻璃酸钠
对于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或者关节积液比较明显的患者可以选择打针。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还可以选择注射玻璃酸钠,玻璃酸钠是关节滑液的主要成分,注射后能够增加滑液量,提高滑液的粘稠度和润滑功能,减少关节之间的摩擦;玻璃酸钠还可以稀释并抑制滑膜分泌炎症因子,缓解疼痛,增加关节的活动度。
保守治疗无效:尽早手术治疗,避免关节并发症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理疗锻炼、打针吃药等保守治疗手段,只能改善症状,但不能从根本上去除疼痛的原因。如果试过这些保守治疗后,仍无法缓解症状,疼痛仍然无法忍受,或者出现了严重的关节变形,导致行走困难,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到了这种“最后关头”,患者可以选择做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后患者疼痛消失,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