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骶尾部藏毛窦(Pilonidal Sinus),又称为藏毛囊肿或藏毛脓肿,是一种发生在骶尾部含有毛发的窦道或囊肿的疾病。它通常好发于20-30岁的青年男性,尤其是肥胖和多毛体质者更易发病。骶尾部藏毛窦的典型症状是骶尾部急性浅表脓肿,破溃后形成窦道,可能会反复破溃,经久难愈。
病因
藏毛窦的成因尚未完全明确,但普遍认为与毛发内生(ingrown hair)有关,可能由于长期坐位和多汗,导致毛发穿透皮肤,形成囊肿或窦道。此外,先天性原因也可能是诱发因素之一。
临床表现
患者可能会在骶尾部感觉到小肿块,久坐后感到腰酸或不适。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形成脓肿,伴有疼痛、红肿和发热等症状。
诊断
诊断通常基于病史和临床检查。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通过超声、MRI或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来确定病变的范围和深度。
治疗
治疗骶尾部藏毛窦主要依赖于手术,非手术治疗复发率较高。手术方法多样,包括但不限于:
1. **切除术**:直接切除病变组织,适用于病变较浅、范围较小的情况。
2. **菱形皮瓣转移术**:适用于病变较深或有复发风险的情况,通过转移皮瓣来修复切除后的缺损。
3. **Karydakis手术**:一种保留部分正常组织的手术方法,旨在减少复发并促进愈合。
护理与预防
手术后的护理非常重要,包括伤口清洁、抗生素使用和适当的休息。患者应避免长时间坐位和过度出汗,以减少复发的风险。
结论
骶尾部藏毛窦是一种需要外科手术干预的疾病,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防止病情恶化和减少复发至关重要。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治疗和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