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患者的福音:房颤射频+左心耳封堵一站式介入术,一次手术解决两个大难题。

黄俊医生 发布于2018-05-22 21:37 阅读量7005

本文由黄俊原创

      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心律失常团队为一名诊断为心房颤动合并脑卒中后遗症的患者成功实施房颤射频+左心耳一站式介入手术,手术时间约3个小时,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一站式介入术能在局麻下完成,一次手术解决同时房颤节律控制和脑卒中预防两个问题,一举两全!

怪病缠身,一种病导致两种恶果。

      梁阿姨得一种怪病,经常“心乱如麻、不能自拔”,症状时好时坏,发作没有规律,发作时明显有心里发堵、胸闷、心发慌等感觉,偶尔伴有头晕、出冷汗等情况。在老家的医院诊断心房颤动,但当时未引起重视也没有规律的治疗,2017年9月7日突然出现头晕、站力不稳,很快出现晕倒、不能说话,左侧肢体偏瘫。当时立即送到三九脑科医院,诊断为脑卒中,经过抢救及积极治疗后,逐渐恢复,但遗留下嘴角歪斜及左上肢肌力稍差。我们都知道房颤对机体最大的损害在于心脏和脑卒中这两个方面。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风险是正常人的5倍。所以房颤这个病,是一种病导致心脏、脑两种严重的恶果。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矛盾治疗、胆颤心惊。

     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风险是正常人的5倍,卒中的危险评分我们一般用CHA2SD2-VASC评分来预测,大于2分以上需要抗凝治疗,而梁阿姨评分高达4分,所以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我们知道抗凝是把双刃剑,量不够起不到作用,量多了容易出血,而且对于高出血风险人群更危险。出血评分用HAS-BLED评分,大于3分提示出血风险高,而梁阿姨评分高达3分,因此是一个卒中高风险及出血高风险的人群,吃药怕出血、不吃药怕卒中,矛盾的治疗让梁阿姨心惊胆颤。

房颤患者的福音:一站式介入治疗。

       房颤一次手术解决同时房颤节律控制和脑卒中预防两个问题,能有效消除房颤患者症状和预防脑卒中并发症,获得稳定的治疗效果,术后45天左右可以达到心耳封堵器内皮化,患者可停止使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物。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梁阿姨入院后做了一系列的检查评估,检查结果提示适合行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介入术。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心律失常团队于2018年5月17日给患者行一站式介入治疗,术中通过穿刺股静脉,穿刺房间隔,将标测导管及射频导管送入左心房,在三维系统的辅助下进行精准的左房建模及消融治疗。完成消融治疗后按同一手术路径,进行左房造影,测量心耳大小,选择合适的封堵器,然后将封堵器送至左心耳开口打开,封堵心耳开口,术后造影及术中食道超声证实封堵效果良好,释放封堵器完成手术。整个手术过程十分顺利,在李宜富主任带领下,李腾博士、黄俊医生以及护理团队、超声团队协调配合,3个小时左右完成手术,整个过程在局麻下完成,患者均清醒,无痛苦,术后恢复快,手术次日即可下床活动。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一站式介入手术的优点:

1)左心耳封堵术后,患者不再需要终身服用抗凝药物的情况下也能获得良好的预防卒中效果,再结合导管射频消融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从而改善症状及生活质量,使患者获得更稳定的远期治疗效果。

2)一次手术解决2个问题,不需要分期手术,节省手术费用。

3)大多能在局麻下完成,患者耐受性好、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image.png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