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房颤
房颤是一种快速的、无序的心房电活动为特征的室上性心律失常,不协调的心房激动导致心房无效收缩;心电图特征包括R-R间期绝对不规则,规则有序的P波消失,代以不规则的心房颤动波f波。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2010年全球估计有2090万男性房颤患者、1260万女性房颤患者,发病率高达2.5%,且每年新确诊的房颤患者为12万~21.5万人。
房颤会增加猝死、心力衰竭和卒中所致的心血管死亡风险。该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轻者影响生活质量,重者可致残、致死,给患者、家庭和政府带来巨大经济负担。
为什么房颤偏偏喜欢你?
尽管房颤的发病很高,但是芸芸众生,为什么你会得房颤呢?为什么房颤偏偏喜欢你?是命中注定吗?也许少部分人是,但绝大多数人不是。房颤是有原因的,只有抓住本质,才能控制它。而为什么会有房颤、怎么控制房颤这一个看似简单,却很难回答的问题,人类从未停止过与房颤的抗争,探索其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进来不断有惊喜的发现,也有很多未知的问题,那么接下来我会简单跟大家介绍一些问题的本质,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控制房颤。
为什么说控制,而不说治愈房颤,因为房颤的本质就是各种原因导致心房肌老化、心脏结构变化、心电紊乱而导致心脏疾病,是不可避免的、进行性发展的,但同时也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房颤的机制
房颤很复杂,剪不断、理还乱。机制这个解释起来确实很头疼,但这是基础又不得不说,但其实也没那么难理解,只要多看几遍,慢慢也就会了。
1) 电生理机制:包括触发机制和维持机制。我看过其他讲房颤的文章,归纳起来最通俗的说法就是,房颤就像是一场火灾,需要“干柴”和“烈火”,所谓的“烈火”就是触发机制,在心房及肺静脉内有着许多类似星星之火的异位兴奋灶,也可以说是火种。而“干柴”就是维持机制,学术上有多子波折返、颤动样传导、转子等各种学说,但说白了也就是心房病变,心房内紊乱电路形成。“干柴”遇到“烈火”越烧越猛烈,那就导致了房颤这个悲剧了。
2) 病理生理机制:包括心房重构、RASS系统、炎症与应激、自主神经调节紊乱等。理解起来,也就是心房就像一座房子,里面有墙有电路、有控制板,当房子扩大之后,墙自然就损害了,那埋在墙里的电路也就可能断了,这里断了跟其他的地方又连起来,这样就变成一团糟的电路,也就“干柴”的基础,“干柴”多了,难免会自燃。所以控制板也是紊乱的。总的来说,房颤本质就是一个字:乱!
房颤的病因,抓住本质,才能控制!
房颤就是那么复杂,剪不断、理还乱。但经过不断的研究探索,还是总结出一定的规律。这些因素跟房颤的发生密切相关,有效处理这些危险因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房颤的发生,房颤的病因包括:
心血管方面疾病
1) 高血压:房颤的发生与高血压密切相关,高血压导致房颤的主要机制是左房压力负荷增加、左房重构及RASS系统的激活。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房颤风险较无高血压的患者增加50%,ROCKET-AF研究表明:房颤患者86-91%合并有高血压。收缩压每下降1mmhg,可降低3%的房颤发生风险。
2) 冠心病、心肌梗死:冠心病是房颤的重要病因,心肌梗死30天内房颤的发生率高达6.5%,发生机制可能与心脏功能退化、心肌细胞损伤、复极异常、心房电重构有关。
3) 心脏瓣膜病:约占房颤病因的33.7%左右,以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多见,主要的原因是瓣膜病变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心房重构。而且瓣膜病房颤卒中风险比正常人群高17倍。
4) 心力衰竭:房颤与心衰的关系就像鸡生蛋蛋生鸡一样,说不清,但剪不断。心衰患者中合并房颤的比率约13%-27%,房颤患者的心衰每年发生率3.3%,两者互为因果,相互加重,恶性循环。
5) 心脏外科手术:房颤是心脏外科术后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30-60%,可能与心脏本身功能、药物使用、手术损伤、瘢痕、氧化应激反应等有关,围手术期应用针对的药物治疗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6) 预激综合征:房颤发生率为15%,,可能与旁路冲动传导增加有关,预激合并房颤时快速旁路前传,导致心室率增快会诱发室颤,前传不应期短可增加室颤的风险。
7) 心肌病:各种类型的心肌病常伴有心房肌的炎症、变性、纤维化、心房扩大等都会导致房颤的发生,发生率为10-28%。
其他心脏病:如先天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包炎等等。
其他疾病
1) 糖尿病:糖尿病可损伤血管内皮、诱发炎症反应、激活RASS系统等多方面因素促进房颤的发生,糖尿病患者房颤的发生风险是正常人群的1.5倍,且房颤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脑卒中的风险也明显增加。
2) 甲状腺功能亢进:房颤是甲亢患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病率为5-15%,治疗的重点是维持正常的甲状腺功能,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再考虑房颤转复。
3) 肥胖:肥胖通过心房负荷增加、心房重构、神经内分泌紊乱等多种途径导致房颤,肥胖会增加49%的房颤风险,肥胖患者BMI每降低1%,新发房颤风险降低7%,体重每减少5kg,房颤发生风险减少12%。
4) 睡眠呼吸暂停:研究发现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中房颤发病率增加3倍以上,经过CPAP治疗后的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房颤的复发率降低57%。
5) 老年:老年其实就是一种病,一种退化而导致的疾病。老年导致房颤的因素主要是老年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等加重心房负荷,而且随着年龄增大,心房肌的退化也很容易出现心房不均质表现,这都可能增加房颤的发生。60岁以下房颤发病率为1%,75-84岁发病率上升至12%,80岁以上发病率可超过1/3。
其他:炎症、感染、慢性肺部疾病、高尿酸、女性、焦虑、肿瘤、过度运动、饮酒、吸烟等等因素都可以增加心房负荷或加重心房电紊乱导致房颤发生。
家族遗传
基因突变所致,多数有家族遗传史,成年后发生,房颤发作症状隐匿,可由劳累、精神紧张、感染、饮酒、吸烟、运动等因素诱发。
约56%的房颤人群能被1个以上的常见危险因子解释,这些危险因素通过影响心房结构和电重构,增加心房病变基础(也就是之前说的“干柴”增加),增加房颤的发生,通过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房颤的发生。
因此,房颤并不可怕,积极寻找房颤相关的病因,抓住本质,积极的控制那些可控的危险因素,尽可能把“干柴”去掉,也就能尽可能的控制房颤的发生或发展,使得后续的治疗效果更好。控制房颤必须重视危险因素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