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误区一:吃素不等于就是低嘌呤饮食
果蔬类的嘌呤含量与动物肝脏、海鲜、肉类等动物性食物相比,总体来说确实要低一些,但有些蔬菜并不属于低嘌呤食物,将素菜等同于低嘌呤食物,坚持“宜素不宜荤”的说法是片面的。
菠菜、芦笋、紫菜、菌类、豆类及其制品等,控制含嘌呤较高的素菜类食物的摄入量。痛风急性发作期少吃或不吃,缓解期减少进食次数和进食量即可。
误区二:高蛋白不等于就是高嘌呤食物
有些患者认为鸡鸭鱼肉等“荤菜”都是高嘌呤食物,对所有的动物蛋白都敬而远之,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动物蛋白中海鲜和动物内脏属于高嘌呤食物,而一般的肉类属于中嘌呤食物,牛奶、蛋类却是低嘌呤食物。
因此,不是所有动物蛋白都需要控制。对于痛风患者来说,海鲜和动物内脏应该尽量避免,鸡鸭鱼肉等中嘌呤食物适当吃,牛奶(酸奶不行)和蛋类则可以放心吃。
误区三:痛风是吃出来的病,因此通过单纯地饮食控制(忌口)就能完全可以把痛风控制住,不必药物治疗
已经证实,体内血尿酸80%来源于自身新陈代谢,外源性食物进入体内后所产生的尿酸只占20%,饮食控制只能减少外源性尿酸量,对内源性尿酸的产生无任何影响。
痛风种子至少包括两类,一类为痛风性关节炎的种子,一类为高尿酸血症的种子,如果你的体内既存在痛风性关节炎的种子,又存在高尿酸血症的种子,那么单纯通过饮食限制,降低血尿酸水平,进而控制痛风是难以做到的,药物治疗是在所难免的。
误区四:饮料的选择
在饮料方面尽量避免多喝含果糖的饮料,如奶茶以及果汁蜂蜜等,因为果糖会抑制尿酸的排泄进而导致尿酸的增高。浓茶水、咖啡等饮料有兴奋自主神经的作用,对于饮用后出现失眠、心悸和血压增高的患者来说,也可能诱发痛风发作,故此类痛风患者应避免喝浓茶和浓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