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痛是否都适合做小燕飞?其实腰痛原因很多,有些腰痛并不适合做这个动作,比如腰椎滑脱,小燕飞做多了可能会适得其反,加重症状和病情。
腰椎滑脱症(Lumbar Spondylolisthesis)是指腰椎相邻两椎体发生了相对滑移,即某椎体相对其相邻的下位椎体产生了向前、向后或者侧方滑移,其中最常见的是下腰椎向前滑脱。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下腰部疼痛、乏力感,严重滑移或失稳患者还合并有臀部、下肢放射痛、麻木、无力。
腰椎前滑脱为什么不能做小燕飞?这要从腰椎滑脱的病理机制和小燕飞锻炼的原理说起。
常见的腰椎滑脱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种是由于先天发育不良或者后天创伤导致腰椎峡部断裂继发的峡部裂性滑脱,这种滑脱由于腰椎后方稳定结构受到破坏,导致病变节段椎体出现移位;另一种是由于椎间盘和小关节的退变继发的退变性滑脱,这种滑脱由于椎间盘高度下降、椎间失稳、前纵韧带松弛,下腰椎应力增加,继而产生椎体移位。简而言之,就是腰椎滑脱破坏了腰椎正常的稳定结构,使腰椎处于一种长期不稳定的状态,好比高楼的地基出现了松动,使得其重心不稳,摇摇欲坠。由于下腰椎前凸加大,每一次腰部用力时,滑脱节段的上下椎体都会相互滑动,导致整个腰椎不能承重,出现异动感,使得椎间盘、小关节受到过度应力、剪切力以及腰部肌肉痉挛而产生腰痛。随着时间的推移,滑移的椎体距离会逐渐增大,导致椎管变窄,加之椎间盘突出、小关节炎症增生,便会继发该节段神经根受到剪切性挤压,而产生坐骨神经痛、甚至下肢麻木、无力及肌肉萎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小燕飞主要是通过俯卧位腰背部的主动后伸动作来实现锻炼的,腰部后伸发力时,腰椎后方的竖脊肌等主要肌群可得到相应的力量增强,从而改善腰椎后方结构的稳定。然而,腰椎滑脱患者如盲目行小燕飞锻炼,则会增加滑脱节段的前后剪力,加重腰椎前凸及椎体移位,反而加重病情。
那么,有没有腰椎滑脱患者适合做的锻炼呢?当然有,应当选择同时锻炼腰、腹部核心肌群力量的动作,这对于选择保守治疗的腰椎滑脱患者很重要!正确的功能锻炼,可以改善腰椎滑脱患者的过度前凸,增强腰腹肌力量,改善腰椎稳定性,从而有效减轻疼痛、延缓病情进展。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简单易学的锻炼动作。
腰椎前滑脱运动处方
1.抱膝摇腿
动作要领:仰卧屈膝位,双手抱膝,使膝盖贴近胸部,放松腰部,整体前后、左右分别做缓慢摇摆动作,每次30-60秒,可重复多次,至腰痛减轻。
2.仰卧蹬车
动作要领:仰卧位,屈髋屈膝90°,腹部收紧使腰部尽量贴近垫子,模拟蹬自行车的动作,双腿交替屈伸并保持双足离地,交替各做10-20次。
3.平板支撑
动作要领:俯卧位,双肘臂与肩同宽,屈曲90°使双前臂支撑于地面,将躯干及腿伸直,以双前足着地支撑地面,使头、躯干、腿悬空,注意腰背部挺直并腹部收紧,维持此动作,保持90秒以上。
如果腰痛不明显,日常坚持蛙泳、平地慢跑会有更理想的效果,但应避免过度负重、过于剧烈的健身及运动。
注意:如果按照以上动作规范锻炼超过2周,仍存在腰痛持续或者进行性加重的情况,应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规范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