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状况与某些成人疾病的发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胎儿在孕中晚期的营养不良会引起生长发育失调,人的生长发育在胎儿期就已规划好。

宫内状况、孕期营养、产后早期营养、生活方式及环境因素决定了许多成年期疾病的发生发展,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低出生体重与成年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体重小于胎龄儿不仅代表婴儿出生时的状况,更可能会影响终生的健康。若孕妇在妊娠期出现营养不良,则会直接影响胎儿生长和智力发育,导致生长发育不全、胎儿生长受限及低体重儿,甚至容易造成流产、早产、胎儿畸形和胎死宫内等。孕期营养过剩会导致超重或肥胖,增加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和产道梗阻的发生风险,胎儿生长发育加速,容易导致发生巨大儿、高血糖、糖耐量异常、高胰岛素血症、新生儿低血糖、早产、死产、儿童期肥胖等。母体人体测量学指标,即孕前体重、孕期体重增长,对监测胎儿宫内生长、预测胎儿生长结局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及作用。多个研究发现,对孕前体重和孕期体重增长进行适当的干预,可以改善新生儿的预后,减少胎儿生长受限、低出生体重儿及早产的发生。健康的体重BMI的标准:BMI=净体重KG/身高㎡过低(BMI<18.5)
正常(18.5≤BMI<24.0)
超重(24.0≤BMI<28.0)
肥胖(BMI≥28.0)
孕前BMI<18.5的低体重孕妈妈,整个孕期总体重增加12.5-18KG为宜,孕中晚期每周增长约0.51KG
孕前BMI18.5-24.0的正常体重孕妈妈,整个孕期总体重增加11.5-16KG为宜,孕中晚期每周增长约0.42KG
孕前BMI25.0-29.9的超重孕妈妈,整个孕期总体重增加7-11.5KG,孕中晚期每周增长约0.28KG。
孕前BMI≥30.0的肥胖妈妈,整个孕期总体重增加5-9KG为宜,孕中晚期每周增长约0.22KG。
平衡膳食是孕期营养的基本原则,妊娠期是胚胎和母体营养物质不断积累的过程,每一种营养素都是必需的,因此孕妇膳食首先应遵循平衡原则。平衡膳食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膳食所提供的各种营养素与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食物可分两类,一类是动物性食物,包括肉、鱼、禽、蛋、奶及其奶制品;另一类是植物性食物,包括谷类、薯类、蔬菜、水果、豆类及其制品,食糖类和菌藻类。不同种类的食物所含的营养素各不同。中(下图)孕期女性可参照图中的饮食模式:
(图片来源:中国营养学会官网)
1.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人民出版社,北京2. 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第8版,人民出版社,北京3. 杨慧霞、段涛,健康与疾病的发育起源-DOHAaD在中国,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来源:临床营养网
版权致谢:我们希望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版权归原作者,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