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疗跟骨骨折的微创新方案
——跟骨“钉中钉”闭合复位内固定技术
近日,我院收治一例男性跟骨外伤患者,入院确诊为“跟骨骨折(Sanders分型:II型)”。
该患者系自高处坠落右足着地,导致足部疼痛、肿胀,伴活动障碍,被亲属及时送到我院就诊。经过X线和CT检查后,发现骨折线清晰规整,未见明确累及周围关节面,分型属于Sanders II型的跟骨骨折。
对于此类创伤骨折如何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是临床骨科医生必须面对的难题。在梁春雨主任带领下,经过科室认真讨论,决定为患者实施微创治疗,运用“钉中钉”系统闭合复位后固定骨折。患者及家属也同意了该治疗方案。
跟骨“钉中钉”系统微创手术,可在受伤后短时间内就可以手术,无必需等待足部完全消肿,既减少术前等待时间,也降低患者住院费用。在术中只需要打几个小孔,和大切口相比,损伤小,出血少,无皮瓣坏死风险,大大降低了对患者的手术伤害,且外观美观。
过术前精心准备,术中精确操作下,梁春雨主任带领的手术团队仅用了一个多小时,跟骨骨折闭合复位“钉中钉”系统内固定手术圆满成功。且仅有跟骨外侧及后侧4个1cm的小切口,极大地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术后患者足跟部恢复良好,没有不良并发症的发生。获得了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赞扬。
背景知识学习:
一般来说,跟骨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以高处坠落伤多见,一般为足跟着地受到垂直暴力导致,以关节内骨折为主[1],其中最常见类型为 Sanders Ⅱ、Ⅲ型骨折[2]。想要达到跟骨骨折复位的目标,往往需要进行切开手术。目前手术多选择传统外侧大L切口[3]或者跗骨窦[4]入路进行手术治疗,充分暴露跟骨关节面,从而得到满意的复位;然而此类传统手术切口长,术后切口的并发症(疼痛、感染、愈合不良等)是每一个骨科医师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也是最为头疼的问题。随着微创理念的发展,微创术式逐渐成为跟骨骨折治疗的趋势,尝试采用微创术式的内固定(如“钉中钉”技术、关节镜下辅助内固定、空心螺钉)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
(注:上图来源于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