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解决办法有哪些呢?

于靖媛医生 发布于2023-01-08 14:31 阅读量118

本文由于靖媛原创

现代社会,家长和老师们越来越发现青少年学生群体中心理健康问题趋于年轻化低龄化。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现在很多家长们开始逐渐觉醒的科学意识,使更多患有自闭症、认知功能障碍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儿童被更早地发现和确诊。

另外,也跟我们当代人类的生活节奏、时代文化背景等有着很大关系,许多本来心理健康的人却在更早的年龄段开始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而作为中学生的青少年群体正好处于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高发期。

那么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办法有哪些呢?


及时关注孩子的身心变化:

有些孩子平时整体状态和感觉都还不错,但在某个阶段突然变得情绪不稳定,而且随之学习成绩也出现较大波动。

这个时候,我们家长跟老师就要多加关注。

看看是因为家庭原因还是孩子突然间受到了什么外部事情的刺激。

如果都不是,那就要及时跟孩子朋友或者学校老师甚至家庭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专家沟通找到症结所在。

及时反思改变教育方式方法:

有些青春期的孩子受内外环境的影响,在某个阶段会产生强烈的厌学、网瘾、情绪暴躁、无法沟通交流等状况。

这个时候,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及时进行反思。

看看自己在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上,是不是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尤其是有些传统习惯性的方式方法,我们明明知道没有效果,甚至会带来孩子的逆反心理,那就要及时停止使用。

这个时候应该做的是想办法跟孩子心平气和的沟通看看如何能走进孩子内心里。

孩子对于自己的问题往往是不自知和无能为力的,我们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多鼓励和陪伴孩子,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力量走出这段误区。

因材施教,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一个人的人格形成,是非常复杂的,是由整个家庭的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的,甚至还会受到代际心理动力传递的影响,孩子形成什么样的人格,是由其与抚养者的情感互动关系决定的,而不是由道理和管教策略决定的。

我们现实中有许多家长为了提高孩子学习成绩,以达成自己心目中理解的精英。

常常对孩子采取各种极限高压和超负荷运转的管教方式,短期内可能会让孩子达成理想的成绩预期。

但长远来看却会给孩子的内心埋下巨大隐患,有些孩子甚至会带着这些隐患痛苦度过一生。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