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大多数人无法出门,只能“宅”在家里,每天的日常就是吃饭、刷手机,早上不起,晚上不睡,过了几天发现!我开始失眠了!晚上根本睡不着。
刚开始,只是入眠困难,但只要看一会书或静静躺着,很快就能入睡,久而久之,我越来越难以入睡,两三点不睡觉是常事。
咨询我的医生朋友,他说我这是急性失眠发展成慢性失眠了。
失眠还分这么多?那我失眠到底该怎么治呢?
了解失眠对症下药,睡个安稳觉!
一、类 型
失眠一般分为三类,偶发性失眠、急性失眠和慢性失眠。
因疫情原因宅家太久导致的失眠,一般为急性失眠。
急性失眠多数在事件过后可恢复正常,但如果不能正确应对,发展出一些不良的观念和行为习惯,则容易转化为慢性失眠。
偶发性失眠
造成的原因通常是一些外界环境,比如我们在睡觉之前喝了杯浓茶、换床睡不习惯、明天有重要的事情如参加高考、面试等等。
通常不需要干涉,可以自然恢复。
急性失眠
生活中的应激事件造成的急性失眠。比如失恋了、考差了、面试失败了、重要的人离世了等等。
慢性失眠
失眠持续了三个月以上,并且对生活、工作、学习等造成影响。
慢性失眠又分为原发性失眠和继发性失眠两种。
1
原发性失眠
是一种无法解释的、长期或终生存在的频繁的睡眠中断、短睡伴日间疲劳、紧张、压抑和困倦。
此外因其他内在原因和环境干扰的因素,很可能形成慢性精神心理失眠。
2
继发性失眠
由疼痛、咳嗽、呼吸困难、夜尿多、心绞痛和其他的躯体疲劳和症状引起的失眠。
许多新陈代谢疾病可以引起睡眠结构的改变,干扰正常的睡眠。
二、病 症
失眠,简单理解就是睡不着。不简单的说,它有这些症状。
1
入睡困难,一般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
2
不能熟睡、宜醒。醒后无法再入睡。
3
频频从噩梦中惊醒,自感整夜都在做噩梦。
4
睡醒之后精力没有恢复,容易胡思乱想。
5
容易被惊醒,有的对声音敏感,有的对灯光敏感。
三、危 害
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觉,睡眠是生命的必须品,失眠不仅会降低免疫力还是多种疾病的诱因。
1
白天精神不足,无精打采,经常感到疲劳,反应迟钝,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2
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如记忆功能下降、注意力下降、逻辑能力下降等。
3
影响大脑边缘系统及周围的植物神经功能,引发头痛、导致肌肉紧张等。
4
情绪控制能力降低,易出现负面情绪。严重时,出现抑郁症状,甚至精神分裂。
5
体重骤降,免疫功能变差,内分泌功能紊乱。
四、健 康 方 道
治疗失眠,首先要明确病因,其次要做好心理疏导。
以改善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消除失眠引起的相关疾病为目的。
六、预 防 保 健
除了药物治疗和饮食辅助,对于失眠患者而言,更重要的是营造良好的睡前卫生,改善心理状态。
睡前卫生指南
1
睡前数小时(一般下午4点以后),避免使用兴奋性物质(咖啡、浓茶、酒烟等);
2
规律的体育锻炼,但睡前应避免剧烈运动;
3
睡前不要大吃大喝或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
4
睡前至少1小时内,不做容易引起兴奋的脑力劳动,不观看容易引起兴奋的书籍和影视节目;
5
卧室环境应安静、舒适,光线及温度适宜;
6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心理卫生指南
1
保持合理的睡眠期望;
2
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失眠;
3
保持自然入睡,避免过度主观的入睡意图(强行要求自己入睡);
4
不要过分关注睡眠;
5
不要因为1晚没睡好就产生挫败感;
6
培养对失眠影响的耐受性。
疫情期间,更要睡好,睡眠质量好,才能增强抵抗力,抵御病毒不被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