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睡不着怎么办,90% 的人都没找到正确方法

林智医生 发布于2022-04-18 17:01 阅读量3589

本文由林智原创


昨晚,你睡得好吗?


《2021 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73% 的受访者都有过睡眠方面的困扰。入睡困难,睡着后容易醒,醒后再难入睡,如此循环往复,折磨着我们。


睡不着,怎么办?


大家尝试了各种手段,只有不到 10% 的人表示,采取措施后睡眠得到了明显改善。如何才能拥有一个好的睡眠,成为当代人面临的重大难题。


其实睡眠问题由来已久,3000 多年前的诗经里就记载了,古人因为情感问题「辗转反侧」(你猜是哪一篇)。还有不少人记录下了自己应对睡眠问题的方法,比如李白、苏轼。那这些方法是否依然有效,什么方法才能真正帮助改善睡眠,我们今天一起走进科学~




一杯敬朝阳,一杯敬月光

喝酒助眠,代表人物:李白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翻开李白的作品,发现他不是在喝酒就是在喝酒的路上,哪怕睡前也不例外,最后还可能导致了他的死亡。「旧唐书」记载李白醉死在宣城[1],还有一种说法是因过度饮酒引发脓胸穿孔[2,3]




喝酒助眠,推荐指数:零颗星


酒精具有镇静作用,现代人睡不着时也会喝上一点,不过这反而会破坏睡眠稳态,影响深度睡眠[4]。英国科研人员经过多年随访调查后发现,其实经常喝酒的人更容易失眠,他们每晚醒来的次数更多,也更疲劳[5]


最关键的,酒精是一类致癌物,没有安全剂量的那种李白哪怕不喝酒也能写出传世佳作,而酒精最后给你留下的只可能是酒精肝,肝癌……


所以,不要喝酒、不要喝酒、不要喝酒!


数羊数鸡数星星

数数助眠,代表人物:李煜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与国外传入的睡前主动数羊不同,此时的李煜算是被动听到的,可能还没有数,我们还是强行把他纳入了名单。


数数助眠,推荐指数:一颗星


这个方法最为人知的就是数羊,英语环境下「sheep」和「sleep」是谐音,在 1605 年,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中就曾描述过通过数羊来帮助睡眠。


但这种方法不值得推荐,毕竟在中文语境下没有谐音效果,此外 2002 年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也证明了数羊并不靠谱。他们在实验中发现,睡前数羊的人同其他人相比,入睡时间反而更长[6]。虽然研究样本有限,但研究人员也认为,长时间数羊加重了大脑负担,还可能增加焦虑。数数让人的精力都集中在数字上,数错了是不是还得重数,入睡反而更困难。


  • 有人提议中国人是不是应该数水饺?你确定不会越数越饿!

  • 那数人民币怎么样?嘿嘿,你要聊这个我可就不困了!



为你弹奏萧邦的夜曲

音乐助眠,代表人物: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借助音乐来助眠,阮籍并不是第一个,但他的这句更为有名。



音乐助眠,推荐指数:三颗星


现在不少人习惯在睡前听音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302 医院的研究表明,听音乐或边听音乐边锻炼能够提高睡眠效率[7]


除音乐外还有人借助白噪音入睡,白噪音可以屏蔽环境噪音,非常适合不喜欢或者不能在完全安静的环境中睡觉的人,可以有效改善睡眠质量[8]。但对于习惯在安静环境入睡的人来说,使用白噪音得慎重,在卧室里引入白噪音可能会延长入睡时间,甚至影响听力[9]


无论选择音乐还是白噪音,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同时也要注意音量,不要扰民,毕竟阮籍住的是大宅子,没有这方面的顾虑。(想到这里我更睡不着了)



说走咱就走

运动助眠,代表人物: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不管是中年还是晚年,从苏轼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他选择在睡不着的时候出去溜达,只是不知道最后效果如何。



运动助眠,推荐指数:四颗星


从科学上来说,睡前运动确实有助于睡眠。


睡前的运动可以减少浅睡眠,增加深睡眠、睡眠连续性和睡眠效率,也就是能够一觉睡到天明。但是如果运动时间过长或强度较大,有可能会减少睡眠时间[10]


结合目前的研究,我们总结了一些睡前运动建议[11,12]


1. 时间点上,最好在睡前 90 分钟以上进行,不能晚于睡前一小时;

2. 运动强度上,心率应该控制在最大心率的 60% = 0.6 * ( 220 - 年龄);

3. 运动时长上,每天至少进行 30 分钟的有氧运动,每周至少 5 天。


建议仅供参考,具体时间以及运动形式需要依照个人不同情况而定。


古人应对睡眠问题的方法毕竟有限,不过像音乐、运动这类被证实有效的,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灵活运用。什么,你问有没有五星推荐的方法?


看医生,推荐指数:五颗星


睡不着,找医生就对了。


偶尔一两次没睡好,原因可能很多,比如环境、饮食、心理压力等等,通过自我调节可以得到改善。我们邀请了几位睡眠领域的老师,帮大家总结了几点睡前建议:


1. 放下手机,手机的蓝光暴露容易造成入睡时间延迟;

2. 打造舒适的睡眠环境,比如使用遮光较好的窗帘,用空调 / 加湿器保持适合的温度 / 湿度(相对湿度 45%~50%);

3. 使用合适的枕头、床垫等,枕头要根据睡姿选择,避免颈肩、腰部酸痛;

4. 睡前少喝水,防止中途醒来上厕所打断睡眠;

5. 养成固定的睡觉时间,到点就睡。


如果通过自我调整仍无法缓解,还影响到了生活,那你需要及时就医,可以到医院专门的睡眠中心或者神经内科接受专业治疗,切忌自己随意服药。


目前整体失眠的治疗强调综合管理,从生活方式、心理干预、物理干预以及药物等多个方面进行。治疗方法上,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推荐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其中也提到光照疗法、重复经颅磁刺激和电疗法(CES,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等物理治疗方法。这些方法,因不良反应小,临床应用的可接受性强,可以作为心理和药物治疗的补充技术[13]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