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时间,我在门诊接待了一位病人。
两年前,他做了早期肺癌的手术,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淋巴结无转移,肿瘤也被切除得非常干净。
可两年后,复发的噩耗还是降临了。他带着满心的沮丧和无数的疑问来到我的门诊,其中最沉重的一个问题就是:“郑医生,手术明明切得很干净,为什么还会复发呢?”
在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正是现代医学在面对肿瘤时的无助与无奈,同时,也关乎着每一位患者未来的生存希望。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肺癌复发的真相,以及面对复发的正确方式。
微残留病灶的隐患
手术,就像是与肿瘤的正面交锋。如果把肿瘤比作战场上的碉堡,手术的目的,就是将其炸掉。
然而,手术所取得的,仅仅是表面的胜利。而那些肉眼看不见的微残留病灶,那些逃过手术刀的癌细胞,就像潜伏在暗处的敌人,可能藏匿在身体的各个角落,静静地积蓄着力量,等待着时机,以发起另一次猛烈的进攻。
侵袭性越强的肺癌,手术后复发的概率自然也越大。而决定肿瘤侵袭性与复发的关键密码,就藏在以下几个关键指标之中。
四个关键指标的解读
★ 肿瘤大小
肿瘤大小是判断肿瘤侵袭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我见过最小的肺癌,手术切下来的肿瘤只有4毫米,就像一颗米粒那么大。
然而,在显微镜下,这已经是一个由成千上万个癌细胞组成的军团。
随着病灶的不断扩大,这个军团就像在不断扩军,装备升级,军力越来越强,其侵略性也会日益增强。
所以,肿瘤的大小至关重要,如果能在很小的阶段就发现并阻断肺癌(具体的手术临界值需结合其他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基本就能保证安全。
★ 影像表现
2011年开展的国际肺筛查研究(NLST)让我们对早期肺癌的CT表现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影像学上的磨玻璃,是肺癌的一个重要保护因素。它就像孙悟空用金箍棒在地上画的圆圈,把肿瘤牢牢地圈在里面,使其呈现出高度惰性的生物学特点,不容易转移、复发、发展,也不容易耐药。
而实性肿瘤则不同,它的细胞排列紧密,就像用钢筋水泥浇筑而成的堡垒,癌细胞更容易突破周围组织的束缚,发生转移和复发。
因此,如果肿瘤大小一样,影像表现为实性的肿瘤生长速度会更快,预后也会更差。
★ 病理分析
病理结果对于早期肺癌手术而言非常重要。病理亚型、分化程度以及是否有高危因素、有几个高危因素等,都是决定预后的关键。
比如,贴壁、腺泡、乳头、微乳头、实体等病理亚型的分布情况如何?大概各占多高的比例?这些决定了肺癌的分化程度。
再比如,有没有气腔播散、脉管癌栓、胸膜侵犯?总共有几个高危因素?
这些都是反映肺癌侵袭程度的重要指标。分化程度越差,高危因素越多,就意味着肺癌的“体测数据”越差,越容易发生复发和转移。
★ 基因检测
基因是肺癌预后评价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同样是早期肺癌,携带强力驱动基因的肿瘤往往侵袭性更强,也更容易复发。
因此,基因检测结果对于评估复发风险以及判断是否需要术后辅助靶向治疗至关重要。
如何面对复发?
★ 心怀希望,期待明天
面对肺癌,我们首先要充满希望。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肺癌的诊疗发展速度令人惊叹,每年都有新药出现,甚至几年就会出现一个新的赛道。
比如:最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伦旭团队公布的一种“经皮穿刺肺结节球形切除术”。
这是一种超微创的手术,不用开刀,仅通过穿刺即可实现肺小结节的精准切除。体表只有一个针孔,肺内的创伤也非常小。
虽然目前的病例数还只有8例,但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中受益。
各种新技术,也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所有的诊疗进步,最终都会反馈到患者身上,为肺癌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无论是初诊患者还是复发患者。
创伤会越来越小,治疗效果会越来越好,生活质量也会越来越有保障。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也许有一天,肿瘤对我们而言,就像高血压和糖尿病一样,会成为一种可防、可检、可控的慢性病。
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拥抱每一个当下的幸福瞬间。心怀希望,期待明天。
★ 心态平和,远离焦虑
对于肺癌手术后的患者来说,与其整日担心复发,不如把心态放平和。时间到了,该检查就检查,医生让吃药就吃药,剩下的时间把日子过好,把身体养好。
与其担惊受怕,不如坦坦荡荡。人生不过短短几十年,不要把沮丧刻在自己的脑子里。
更何况,越担心复发,有时候反而越容易复发。过度的焦虑和担忧不仅不能阻止复发,反而可能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想开一点,复发反而会离你远一点。
这并不是玄学。焦虑与压力,以及各种负面情绪,本身就是致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所以,很多时候,与癌症的战争,拼的不仅仅是身体的条件,更是强大的心理。
要不怎么会有“肿瘤患者很多都是被吓死的”这种传说呢?
★ 休养身体,积蓄力量
肺癌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肿瘤,复发很难完全避免。
既然如此,不妨把手术后的时间段想象成一场大战后的短暂休整。
敌人可能会再次来袭,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对身体的休养,选择适合的锻炼,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随时准备好进行第二次交锋。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伺机而动,我见招拆招。
写在最后
肺癌复发是一个沉重却又无法回避的话题。但只有正视它,才能找到战胜它的方法。
通过了解复发的4个关键密码,我们可以更好地评估风险;
而心怀希望、调整心态、休养身体,则是我们面对复发的有力武器。
在医学的道路上,我们不断探索,不断进步,相信未来还会有很多如井喷一样的技术突破,为肺癌患者带来更多生存的希望。
让我们一起携手,用知识武装头脑,用良好的心态和强健的身体,去迎接每一个崭新的明天,书写自己的精彩。
我会一直守护着大家,见证属于你们的每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