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控制时间突破30月,它将改写EGFR突变晚期肺癌患者命运!

郑于臻医生 发布于2023-06-05 20:42 阅读量215

本文由郑于臻原创


EGFR是一种非常经典的突变靶点,多年下来已经应用而生多种针对性的靶向药,大大提高了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其中,目前市面上比较常用的,在一代药是艾克替尼,而在三代药是奥希替尼。

相比而言,奥希替尼因为有效的突破血脑屏障的效果,因此可以有效降低脑转移风险,在晚期患者中应用非常广泛。

关于奥希替尼在晚期肺癌一线应用的最具代表性的数据,来自FLAURA研究。

这个研究在2018年一经发表就登顶<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同年改写NCCN肺癌治疗指南。

就是因为,奥希替尼在EGFR突变晚期肺癌群体中,取得了既往治疗难以匹敌的治疗效果。

最终将一线稳定控制时间确定在18.9个月,彰显了奥希替尼的治疗效果。

但是,你敢相信,5年以后,有一个疗法可以把这个数据进一步提升64%吗?

反正我听了以后,只有一个想法:

这是什么神仙疗法?!

01 研究分享

研究是2023年5月发表在<欧洲肿瘤杂志>上的一项II期临床研究(OPAL研究),探讨的是针对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奥希替尼联用培美曲塞及铂类的治疗效果。

具体的用药方案如下:

可以看到,相比FLAURA研究,这个研究最大的特点是从一开始就把化疗配合着靶向药一起介入使用,并在化疗结束后以培美曲塞配合奥希替尼进行维持治疗。

在分组方面,A组方案选用的铂类是顺铂,而B组方案选用的铂类则是卡铂,其余治疗细节则无差异。

最终研究入组患者67例,其中有34名患者入A组,有33名患者入B组,入组时间从2019.7持续至2020.2。

最终,截至2022.8.31,该疗法取得了高达90.9%的客观缓解率。

1年、2年的无复发率分别为90.4%和71.8%。

中位的无进展生存时间达到31月,而中位总生存数据则未达到。

进一步比较下,联用顺铂似乎效果更显著,不过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

02 写在最后

这期跟大家讨论的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即如何更好地提高靶向治疗的效果。

这个话题,从靶向治疗开始之日起就反复的被提及。

我简短的回顾一下,包括双倍剂量的使用、联合化疗的实施以及联合靶向治疗的应用。

在各种方法当中,联用化疗的探索无疑是最令人瞩目的。

2020年,<临床肿瘤杂志>刊载了由日本学者发起的NEJ009研究,在这里面探讨了在吉非替尼基础上加用化疗的治疗方法。

最终发现,单用吉非替尼组的中位复发时间是11.9月,而联用化疗组的中位复发时间则达到20.9个月。

这就意味着,联用化疗的方案实施,将复发时间平均推后了9个月,报道一出,举世瞩目!

在2022年,<临床肿瘤杂志>再次更新了NEJ009的生存数据,发现联用化疗组的生存时间更长,但是差异未能达到统计学意义(49.0月 vs 38.5月,P=0.127)。

一代已如此,三代又如何?

于是,在OPAL研究中,我们看到奥希替尼在化疗的配合下,把一线肿瘤控制时间从原本的18.9月(FLAURA研究数据)延长到了31.0月,整整提高64%。

单从数据来看,几乎已经赶上NEJ009中单用靶向药组的总生存数据了。

作为一个已经在肺癌术后治疗领域取得巨大成功的成熟治疗方法(ADAURA研究),奥希替尼联合化疗或许也将在晚期肺癌领域取得瞩目成绩,甚至彻底改写EGFR突变晚期肺癌患者命运。

毕竟已经有数据表明,这个方法可以让肿瘤得到持续控制超过30个月。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