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mm磨玻璃肺结节发展成肺癌,需要多少年?

郑于臻医生 发布于2023-03-25 16:16 阅读量17482

本文由郑于臻原创


现在很多人体检都会发现肺部结节。

很多只有3-4mm。

我在门诊上,也经常会碰到这样的病例。

这样的结节到底,有没有危险,应该如何处理?

今天我就基于一个病例,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01病例分享

这是一个44岁女性。

无吸烟史,父母无癌症史,哥哥前几年切除1.1cm肺结节,病理为原位癌。

健康防癌体检意识非常好,2018年就开始做CT体检了。

2019年的CT就发现,左上肺舌段磨玻璃结节,4mm。

2020年的CT提示病灶扩大,5mm。

2021年的CT提示病灶继续扩大,7mm。

2022年的CT提示病灶在纯磨玻璃基础上,逐渐发展出实性成分。

2023年3月做的手术,楔形切除,切下来是微浸润腺癌。

02一些文字体会

这是我上门诊的常规状态,就是带个电脑背个包,再带个光盘读取器。

因为现在过来看肺结节的病人很多,这套设备背下去,基本你带什么资料,我都能够读取出来,不至于让病人白跑一趟。

长期看诊的过程当中,我发现其实,很多人在面临肺结节,尤其是三四毫米的小磨玻璃的时候,是非常不知所措而且非常纠结的。

这个结节现在不做手术,那他将来会不会发展成肺癌?

那它发展成肺癌以后,会不会导致手术效果不好?

那如果肺癌后手术会导致效果不好,那我能不能现在做?

现在做了以后,我以后会不会重新又长出一个新的小磨玻璃?

……诸如此类,反复循环……

所以我今天特地拿这个病例出来,就参考性的回答两个问题。

第一,具备癌变倾向的磨玻璃,他们的生长速度是怎么样的?

这个病例的肺结节毫无疑问是比较活跃的,他从4毫米到7毫米,也就发展了两年,(2019.7-2021.8)。

所以即便是比较活跃的磨玻璃,我们也不用担心,因为他们总体上都是很惰性的,我们有充足的思考和干预时间。

第二,小磨玻璃随访过程中增大,在做手术会不会导致效果不好?

这个病例,随访4年。

这4年中间的任何一个阶段,这个结节都在变化。

换做是我,可能2021年也就干预手术了,那时候切下来应该是原位癌。

但是这个病人,还是选择继续随访,直到2022年,在纯磨玻璃基础上长出些许的实性成分。

但即便是这个时候再做手术,切下来的病理报告还是微小浸润性腺癌。

切了就是治愈。

所以我说3~4毫米的磨玻璃,没有任何担心的必要。

第一,他可能是炎症,下次随访他就不见了。

第二,他不一定会发展,可能一辈子就跟着你,稳定不变。

第三,他就算会发展,他的速度也是很慢的,我们有充分的思考和干预时间。

第四,就算等到他发展起来再做手术,他也是绝对安全的,效果杠杠的。

当然这个背后,需要专业的知识,才能帮助科学的决策制定。

这个很活泼的4mm磨玻璃,随访4年后,还是微浸润腺癌。

100%生存率,跟切个阑尾差不多。

所以呀,体检发现3-4mm磨玻璃,与其在那瞎担心,不如找个靠谱的医生长期随访下去。

找到对的人,这就是送分题,100分很好考,99分很难。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