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CT筛查的普及,肺癌的疾病谱在改变。
现在早期肺癌的比例越来越多,而在早期肺癌中间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即便在I期群体中,我们也有发现短期复发的情况。
在这样的人群中,什么样的群体需要做术后辅助治疗呢?
化疗确实对身体有损害,但是不化疗又担心治疗强度不够,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权衡利弊呢?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
针对这个问题,我找到了这篇2017年发表于中国肺癌杂志上的回顾性研究。
研究筛选2009年1月到2013年6月,于北大人民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的I期肺癌患者。
最终入选465例,其中1a期患者284例,一粒期患者181例。
在1a期患者当中,有43例接受术后辅助化疗,占比15.1%。
在ABC患者当中,有66例接受术后辅助化疗,占比36.5%。
化疗方案为含铂双药联合方案。
生存分析显示,不论在1a期还是1b期,术后辅助化疗都不能带来显著的生存获益。
随后作者基于已经广泛确认的高危因素,包括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瘤脉管侵犯和楔形切除,将入组患者进行评分。
没有高危因素为0分(低危组),有一个高危因素为1分(中危组),有两个及以上高危因素为≥2分(高危组)。
最终低危组患者231例,中危组患者176例,高危组患者58例。
生存分析显示不同危险组之间的预后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中低危组患者复发风险相对接近,而高危组患者复发风险显著增高。
在高危患者组,有21例接受术后辅助化疗,而有37例未接受术后辅助化疗,生存分析显示,即便在这个群体当中,术后辅助化疗依然不能显著改善预后。
针对早期肺癌的术后化疗问题,由来已久,也一直是饱受争议。
迄今为止最,高级的循证医学证据来自2008年发表在
在那个研究中,作者纳入5个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的具体效果。
最终发现,即便在进展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也只能把5年生存率提高5.4%。
而在,2010年,这个优势被进一步的削弱,因为那一年
这就意味着,化疗带来的远期毒性将在长远的未来发挥作用,从而抵消其短期效果带来的好处。
如果在IB期都尚且如此,那在IA期就更是如此!
疗效进一步打折扣,而毒副作用却一个都少不了。
所以在很长时间内,早期患者开化疗,那都是一个天方夜谭的观点。
但是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靶向治疗的开发,针对早期肺癌的术后辅助靶向治疗应用越来越广泛。
人们不禁要问一句,对于那些没有驱动基因,但却有危险因素的早期肺癌患者,难道我们只能放任不管吗?
这种疑问存在许许多多患者以及医生心中,于是针对早期肺癌复发风险的分析研究,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我们发现,早期肺癌的复发风险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有些是保护因素,比如影像学上的磨玻璃,病理学上的贴壁成分。
《有这种特征的早期肺癌,5年生存率都高于90%!》(欢迎关注郑正有词话肺癌公众号,了解更多肺癌故事)
《气腔播散(STAS),干扰早期肺癌手术疗效的幕后黑手。》(欢迎关注郑正有词话肺癌公众号,了解更多肺癌故事)
一些是危险因素,比如气腔播散,脉管浸润,胸膜侵犯,低分化。
在实际生活中,每一个患者往往可能混杂多种因素存在,不同因素之间往往会产生交互作用。
一个好的因素碰上一个坏的因素,往往会抵消块的因素的影响,比如磨玻璃就会抵消气腔播散的不良影响。
《当毛玻璃肺腺癌碰上气腔播散,当最快的矛,遇上最硬的盾,会发生什么事?》(欢迎关注郑正有词话肺癌公众号,了解更多肺癌故事)
而一个坏的因素碰上另外一个坏的因素,那么复发风险将会显著的增加。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早期肺腺癌的高危因素,也有叠加效应。》(欢迎关注郑正有词话肺癌公众号,了解更多肺癌故事)
前面提到研究指出,早期肺癌一旦合并两个及以上危险因素存在,就会导致复发风险显著增高。
同时,没有高危因素和只有一个高危因素的群体, 则复发风险相当。
这样的结果,在上海胸科医院的那项研究中也有提及。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早期肺腺癌的高危因素,也有叠加效应。》(欢迎关注郑正有词话肺癌公众号,了解更多肺癌故事)
作者指出,即便是在高危组患者中开展额外的辅助治疗,也不能带来更好的生存。
但与此同时,作者也承认,这样的结果可能与较小的样本量相关,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毕竟单从生存曲线来看,虽然两条曲线绝大多数互相纠缠,但是到最后的分开之际,化疗组似乎有更大的获胜把握。
记得曾经有个朋友告诉过我,当我们面对一个问题,采用常规手段却束手无策之际,不如尝试一下逆向思维。
是的,我们一直在想I期患者什么时候应该打化疗。
但是,这么多年了,这个问题其实到现在依然没有标准答案。
而随着肺癌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分组越来越细致,这个问题也将变得越来越难以回答。
这种研究现在没有,将来大概率也不会有。
那么我们能不能换一个思路逆向思考一下。
不思考什么时候打化疗,而是思考什么时候不用打化疗。
探讨这个,似乎更切合实际情况。
以下文字,纯属个人思考:
首先,有磨玻璃可以不用打,因为,磨玻璃的存在可以使肺癌的5年生存率达到90%以上,而且可以使诸多不良的预后因素失去意义。
既然现在分期界的绝对老大,T分期在磨玻璃面前都抬不起头,那就自然更不用提气腔播散和脉管浸润等问题了。
《计算早期肺腺癌的生存率,光看毛玻璃是不够的,还要看实性成分百分比》(欢迎关注郑正有词话肺癌公众号,了解更多肺癌故事)
《当毛玻璃肺腺癌碰上气腔播散,当最快的矛,遇上最硬的盾,会发生什么事?》(欢迎关注郑正有词话肺癌公众号,了解更多肺癌故事)
其次,没有磨玻璃的患者中,当危险因素≤1个的患者,也可以不用打。
因为现有的真实世界数据告诉我,只有一个危险因素的患者生存率和没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十分接近,明确属于早癌的第一梯队。
优势群体的第一梯队,自然不需要使用这种激进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治疗方式。
这样,我们虽然没有办法直接解决问题,但是我们可以把不是问题的问题踢出去。
早期肺癌什么情况必须做化疗?
抱歉,我确实无法给出明确答复。
但是,今天我们先知道了,早期肺癌什么情况不用做化疗。
这就已经向前迈了一大步了。
而这,就是逆向思维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术后辅助化疗对I期非小细胞肺癌无瘤生存时间的影响。
2. 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l of Vinorelbine Plus Cisplatin Compared With Observation in Completely Resected Stage IB and II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Updated Survival Analysis of JBR-10.
(下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