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综合管理

张金文医生 发布于2022-02-15 22:53 阅读量1294

本文由张金文原创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内分泌及代谢紊乱性疾病,我国育龄女性PCOS患病率为5.61%。

标准.png

2018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内分泌学组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参考近年来国内外共识及指南,结合中国患者临床特点及诊疗经验,制定出中国“多囊卵巢综合征诊疗指南”。


image.png


一、中国人群PCOS诊断标准:


(1)疑似PCOS:月经稀发或闭经或不规则子宫出血是诊断的必须条件。另再符合下列2项中的1项:①高雄激素表现或高雄激素血症。②超声表现为卵巢多囊状态(PCOM)。


(2)确诊PCOS:在具备上述疑似PCOS诊断条件的基础上,还必须逐一排除其他可能引起高雄激素和排卵异常的疾病才能确定诊断。

      

需排除:


(1)存在高雄激素血症或类高雄激素体征疑似PCOS患者,如库欣综合征、非经典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及卵巢或肾上腺分泌雄激素肿瘤。


(2)出现月经紊乱的疑似PCOS患者,需进行其他排卵障碍性疾病,如下丘脑-垂体功能低下、甲状腺疾病、高催乳素血症及卵巢功能不全,应根据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进行相应的排除诊断,选择甲状腺功能、皮质醇、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17-羟孕酮测定等进行排除诊断,避免出现临床误诊或漏诊


二、PCOS的危害

      

PCOS 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表现高度异质,涉及多系统内分泌代谢功能紊乱,严重影响患病女性生育力、远期健康及生活质量。

      

我国约30%~60%的PCOS患者中存在肥胖,以腹型肥胖为主,其中70%存在脂代谢异常,50%~70%的PCOS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与高雄激素血症及排卵障碍相关,肥胖及血脂代谢异常互相促进恶性循环,进一步增加了患者罹患高脂血症、冠心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易致人死亡的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及代谢综合征、雌激素相关妇科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等)的风险。


三、PCOS的综合管理


     

肥胖与PCOS症状相互促进,形成恶性循环,“胖多囊”减重好处众多!


①改善内分泌,降低雄激素,改善痤疮、多毛。

②恢复排卵,恢复月经,改善不孕,预防子宫内膜癌。

③改善血脂及胰岛素抵抗,改善代谢综合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远期并发症。

④提高生活质量。


怎么做?


1.限制总能量摄入及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增加蛋白质摄入,改变不良饮食习惯,规律就餐,戒烟少酒少咖啡。


2.规律锻炼:每周150分钟以上的规律锻炼,减少久坐。



3.中医辨证调体质

      

痰湿质、气郁质、湿热质、阳虚质为PCOS的主要中医体质分布;肝、脾、肾、冲任失调是PCOS的发病之本。

      

脾主运化,阳气虚弱,脾失健运,湿邪内生,聚而成痰,遂成痰湿阻滞之证,导致冲任、胞宫功能失调,最终引发PCOS。


肝为情志之官,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长期情志不畅易成抑郁体质,导致肝气失于疏泄,阻滞气机,日久成气滞血瘀之证,瘀阻冲任胞宫,发为PCOS。


阳气虚、痰湿、湿热、气滞血瘀可单发或兼夹发病,导致冲任阻滞,脉络不通,气血不畅,则排卵无力或排卵受阻,月经失调,不能摄精成孕。



4.穴位埋线

      

穴位埋线,治疗妇科疾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疗效,其在生殖内分泌和不孕领域的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研究已经证实穴位埋线改善PCOS患者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体重、月经紊乱疗效明确,且相对安全。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