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脓性中耳炎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这是因为儿童尤其是幼儿的咽鼓管短、平、宽、位置低。当儿童有呼吸道感染或急性传染病时,病菌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炎。特别是婴幼儿抵抗力低,免疫力差,容易发生急性传染病和呼吸道感染,都容易引起化脓性中耳炎。儿童中耳黏膜上的黏膜层缺乏溶菌酶,溶菌酶是局部防御感染的。儿童体质虚弱,感染后易溃烂。
此外,儿童中耳组织娇嫩,血管和淋巴组织丰富。一旦感染,容易出现咽鼓管充血、水肿、堵塞,导致中耳腔通气引流不畅,进一步加重病情。除了细菌感染,儿童对病毒感染的抵抗力也很差,所以病毒感染也会引起中耳炎。婴儿佝偻病和营养不良也是中耳炎的原因之一。孩子们往往缺乏保护耳朵的知识,比如游泳、潜水、用力擤鼻涕等,也会引起中耳炎。
在门诊和急诊,经常有孩子因为哭闹来医院检查。很多孩子,除了一次轻微感染,在内外科都找不到哭闹的原因,找耳鼻喉科咨询,当检测到有充血的耳膜时,医生立即将1%的苯酚甘油滴入耳道,使其缓慢流入与之接触的耳膜。滴完4~5滴大约3分钟,有的孩子安静了,有的孩子安详入睡。大一点的孩子会说耳朵不疼了,开始玩,这是化脓性中耳炎的充血期。有时可以看到有稀薄的液体从耳道中流出,如果去医院检查,耳科医生可以看到耳道内有水样粘液,有的像流鼻涕。清洗后可以看到鼓膜穿孔,有时可以看到液体随脉搏流出,这是化脓性中耳炎的渗出期。如果细菌的毒力很强,孩子耳痛加重,体温升高,那么中耳炎就进入化脓阶段,此时中耳黏膜上皮坏死化脓或引起乳突炎。
幸运的是,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孩子耳朵疼,或者发现有耳流脓、发烧,家长都能及时来医院治疗。从而获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及时控制感染,使中耳炎不易化脓坏死,顺利进入中耳炎恢复期,最终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