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耳朵容易冻伤?

谢树居医生 发布于2023-08-30 09:02 阅读量510

本文由谢树居原创

耳廓突出,孤立于头部两侧。前后两侧只有薄薄的皮肤,皮下组织很少,即皮肤下的软骨膜和软骨,支撑耳朵直立。皮下组织少,脂肪少,血管浅,所以保温能力极差且不均匀,表面积大,容易散热。正常情况下,耳朵的温度低于面部和手指。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看到,当我们的手指碰到太热或烫的东西时,我们马上放手去摸耳朵,因为耳朵可以降温。

                   
       孩子的耳廓越小,越薄越弱。当血管收缩,管腔变细变小,受凉后血流变慢,耳廓比成人更容易缺血、降温、结冰。这时候如果在大人的陪同下,感觉耳朵冷,也就是尽快去暖和的地方,那么孩子的耳廓可能会发红发热,如果稍微重一点,可能会觉得痒,可以用手揉一揉。
       为防止孩子擦破皮肤,可以立即用酒精(医用70%~75%酒精)浸泡纱布,包裹红肿发烫的耳廓,进行湿敷(不要让酒精进入耳道)。同时可以服用扑尔敏。耳廓红肿发热好转,孩子安静时,可以涂冻疮膏。如果皮肤破损或流脓,不能用酒精,只能用盐水清洗,涂1%的龙胆紫(紫药水),晾干,再涂消炎药膏,如金霉素软膏或消炎眼膏。若耳廓肿胀、发痒,应服用消炎药预防感染,并服用镇痛镇静药物。并且在家休息,避免再次受冻。

                 
       当耳廓皮肤温度和颜色基本恢复后,仍然可以在保暖的同时进行户外活动。严重冻伤时,耳廓可失去知觉,或变得苍白僵硬,甚至像冰一样,要注意缓慢复温。先用冷水纱布湿润耳廓,不断更换纱布。待耳廓逐渐恢复知觉、弹性和颜色后,才能涂冻疮膏。千万不要擅自用温法复温,冻住的耳廓会液化丢失。
       耳朵冻伤经常发生在初冬。因为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差,而且人对冰冻没有心理准备。真的很冷的时候大人还是会关注孩子的,除非有事。
        另一方面,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往往存在对独生子女过度保温的情况。这样1~2岁左右的孩子爱活动,比如厚帽子,一动就热。孩子经常脱下帽子跑出去户外活动,耳廓暴露在冷空气中,导致冻伤。最好穿着得体(即安静时手不冷,轻度活动后胸背无汗),戴一顶薄的有护耳的帽子,这样孩子活动后就不会脱下帽子让耳朵觉得太热。

             
        要注意:耳廓冻伤严重,有条件可以去医院治疗。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