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虫一旦进入耳道,常因其只善前进,不善后退,而越钻越深。昆虫常可爬伤耳道及鼓膜,引起阵发性疼痛,及不断的响声,甚至是可怕的雷鸣般的声音,这常是其触动、刺激耳鼓膜发出的响声。如果此时企图用镊子等工具去掏出昆虫,常因刺激昆虫尾部,使其更有力地向深部爬钻,引起更多的痛苦。
较简便可行的办法,是将进虫的耳道内灌入食用油。油可隔断空气,使昆虫窒息而死,再将其取出。或用酒精、白酒灌入耳道,使昆虫醉软不动后将其取出。
异物进入耳道,视其形状及性质而定。如果是圆而光滑的东西体积又不大,既然很易进入耳道,则将头侧,牵拉耳廓常可再滚出来。如果是有角的,不光滑的,一定要看清楚后,用镊子轻轻夹住取出。如果能够找到一相同的东西可试夹,成功后再去取。总之看不清别勉强去取,没把握别轻易去动。否则将异物推向耳道深部的狭窄区卡住,则患儿疼痛不肯合作,就无法再取。特别圆形的东西,如不能自行滚出,就别再动。
否则轻夹夹不住,用力夹就向深部滚,最终是孩子疼痛哭闹不能再取。出现此种情况,即使立刻去找医生,也常因孩子哭闹不合作,而取出困难。一般异物进入耳道,在孩子不感疼痛的情况下,找医生去取,常较简单,可以说是举手之劳。
预防昆虫爬入耳道,最简单也是很易做到的,就是平时不要掏耳。耳朵不痛、不痒、不聋,就不要去把耳道口的耵聍(俗称耳屎)掏掉。耵聍是由汗腺改变而来的,它具备各人自己的汗味儿,而这种气味儿,常是昆虫不喜欢的,故它可以防虫。再加上耳道有皮脂腺,二者合在一起常是带油性的物质,对防虫绝对有利。至于预防耳道异物,就是对孩子加强教育,耳道必须通畅,不能放入东西堵住,堵住会听不见,而有的东西遇水会发胀、发臭引起疼痛,耳痛是非常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