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鸣(Tinnitus)是一种耳部常见病,患者可以听到蝉鸣、哨声、嘶嘶声或嗡嗡声等声音,但在周围区域找不到相应的声源。耳鸣患者经常被这些难以摆脱的噪音困扰和苦恼。
西医对耳鸣的发病机理并不清楚,但中医理论认为“肾开窍于耳”。因此,很多人认为耳鸣是肾虚引起的。事实上,中医所说的“肾”要比西医所说的“肾”复杂得多。其生理功能包括藏精、主生长、发育、繁殖和水代谢;肾主骨生髓,外荣于发,开于耳二阴,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肾“先天性本”。肾虚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耳鸣的发病机制,但如果你认为所有的耳鸣都是肾虚引起的,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大多数耳鸣患者没有肾虚的症状。
耳鸣发生后,许多人根据民间传说购买补肾药如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经过长期临床观察和经验总结,耳鸣的病因类型中,真肾精虚型仅占15%,脾胃虚弱型占55%,气滞血瘀型占20%,其他类型占10%。服用补肾药物仅对少部分因肾精不足引起的耳鸣患者有效。它对大多数耳鸣患者无效,甚至会导致耳鸣的加重。因此,耳鸣患者不能擅自服用肾药,而应去相应的耳鸣专病门诊会诊,经医生给予相应的处方进行治疗。
经过多年的合作研究,国内耳鸣专家已经达成了一些初步共识:耳鸣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耳鸣可以治疗(即控制);耳鸣患者最好接受心理咨询;对于耳鸣患者,药物治疗并不是必需的,因为没有针对耳鸣的特殊治疗药品。
鉴于这些情况,耳鸣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保持乐观开朗的态度。建立有规律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有助于减少耳鸣。一旦耳鸣加重,应及时咨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