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一代的到来应该是整个家庭最幸福的事情,尤其是孩子的母亲。但在产后两周内,约30%的新妈妈会感到悲伤、消极和冷漠,甚至对宝宝的热情也会下降。这时家庭和母亲应该意识到这是产后抑郁症。
我们知道,分娩不仅对女性的体力要求很高,还涉及荷尔蒙水平的巨大变化。与此同时,对新妈妈来说,满足婴儿的需求可能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婴儿的需求往往从产后第一天的高情绪转变为担忧、焦虑、抑郁,有时还会流泪。有些人自我评价低、自我排斥、厌食症、睡眠障碍、与家人或丈夫不和谐;严重者还会有持续的绝望、反复的死亡念头等。
产后情绪不稳定是很常见的。加强对产妇的相关认知和精神关怀是预防产后抑郁的基础。同时,也有一些具体的方法,比如:产后1周尽量保持环境安静通畅,让产妇身心得到充分休息,尽量限制探视人数,关于宝宝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咨询家庭医生或托儿医生,不必过度担心和担心。保证充足的营养,保持身体清洁,产妇房间应清洁通风,3周内不从事家务劳动。产后适当的活动尽快进行,产后2天可以自由在室内散步,逐渐开始进行体操、散步等活动,运动可以起到放松、愉悦和促进身体康复的作用。丈夫要多陪伴产妇,关爱产妇,帮助妻子消除紧张和恐惧,丈夫可以在适当的时间照顾宝宝,晚上给宝宝喂奶。
产妇自己要进行自我调节,避免过度疲劳,通过专业的医生和护士消除担忧和疑虑,正确认识身体和情绪的变化,积极寻求社会和家庭的情感支持。如果消极情绪持续或恶化,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药。
产后抑郁症不应过于害怕或忽视。总的来说,产后抑郁预后良好。70%的患者能在1年内治愈,少数患者可能持续1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