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严重吗?

谢树居医生 发布于2023-04-19 15:07 阅读量485

本文由谢树居原创

人们经常在体检时无意中发现甲状腺结节,患者往往非常紧张地去看医生,问是良性还是恶性,是否需要手术。



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常见病。根据流行病学研究,5%~10%的成年甲状腺可以触摸非碘缺乏地区的结节。甲状腺结节在女性中更常见(女性和男性的比例为6.4:1.5)老年人和有射线暴露史的群体。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碘缺乏与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密切相关,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许多结节性甲状腺疾病也发生在非碘缺乏地区。

甲状腺结节不一定是癌症,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病变,5%~15%是甲状腺癌。

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结节往往在体检中无意中或发现。突发性疼痛主要来自囊性结节出血。若结节体积迅速增大,应考虑恶性病变的可能性。一些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在后期结节增加时会出现压迫症状,影响食道、气管、喉返神经等重要颈部结构,影响吞咽、呼吸和发音。部分甲状腺结节患者可伴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机能亢进常提示良性病变。新研究表明,单发和多发结节的恶变率相当高,恶变与结节大小无关,并非大肿块的恶变风险较高。



甲状腺结节恶性变化的风险因素包括甲状腺癌家族史、颈部暴露史、肿块生长速度加快、质地坚硬、活动差、疼痛、嘶哑、颈部淋巴结肿大等。

除了临床表现外,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手段是颈部 B 超和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 FNAB )。高分辨率的 B 超是检查手段的首选。B超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安全、有效、性价比高,在甲状腺肿块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一般认为,单发结节或多发结节持续增加(6~18个月体积增加50%)、超声提示恶性可能性、临床表现恶性可能需要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若结果为良性病变,可定期随访,无法诊断且特别怀疑者应重复穿刺;恶性病人需要手术治疗。到目前为止,无论哪种检查方法都不能100%预测肿块的良恶性,手术切除标本组织的病理结果是诊断的黄金标准。

甲状腺结节患者临床怀疑恶性肿瘤的表现,当超高度怀疑恶性病变或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发现癌细胞时,需要手术治疗。对于甲状腺癌,手术切除术是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

大多数甲状腺结节 B 超和临床表现无可疑恶性肿瘤,颈部复查每6~12个月 B 超,密切随访即可。部分患者临床上不怀疑恶性病变,但建议手术切除:①肿瘤较大,有食管或气管压迫症状:②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图中有坠落人纵隔的趋势;①严重影响美观;国家患者思想负担过重影响生活。

甲状腺的背后方有喉返神经,支配声带运动,与发音有关。甲状腺肿瘤手术除了要切除肿瘤外,头颈外科医生非常重视术中保护喉返神经。随着甲状腺外科技术提高,精细化被膜操作技术的应用,保护喉返神经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除了喉返神经被肿瘤侵犯外,甲状腺手术后出现嘶哑的机会是非常低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