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肿物

曲双希医生 发布于2024-04-11 20:34 阅读量383

本文由曲双希原创

纵隔肿物是指纵隔内的器官结构由于先天异常或者后天原因,在双侧纵隔胸膜包裹的纵隔范围内形成的肿物。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间的全部结缔组织、结构以及器官的总称,包括血管、淋巴组织、脏器官以及神经等。纵隔肿物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恶性的。

纵隔肿物可以分为原发性纵隔肿瘤和转移性纵隔肿瘤。原发性纵隔肿瘤包括位于纵隔内各种组织结构所产生的肿瘤和囊肿,但不包括从食管、气管、支气管和心脏所产生的良、恶性肿瘤。转移性纵隔肿瘤则多数为淋巴结的转移,纵隔淋巴结转移病变多见于原发性肺部恶性肿瘤,如支气管癌。肺部以外者则原发于食管、乳房和腹部的恶性肿瘤最为常见。

纵隔肿瘤的组织学来源较多,可以无临床症状或伴有咳嗽、胸痛和呼吸困难等局部症状,部分肿瘤可以引起全身症状。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为胸腺瘤、畸胎瘤、异位甲状腺肿瘤、淋巴瘤等;中纵隔最常见的为先天性囊肿、淋巴瘤等;后纵隔最常见的是神经源性肿瘤。

纵隔肿物的良恶性判断通常需要通过医学检查,如胸部CT等。如果纵隔肿物的边界清楚,可能是良性病变;若纵隔肿物的边界不清,则存在恶性肿瘤的可能性。

纵隔肿物的治疗方案和预后因肿瘤的性质、部位和大小等因素而异。一般来说,良性肿瘤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治愈,而恶性肿瘤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综合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如果您或身边的人患有纵隔肿物,请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