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抑郁症,这些常识你不得不知!

董明广医生 发布于2022-08-30 13:45 阅读量53

本文由董明广原创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障碍,核心症状是情绪低落,兴趣下降及乐趣丧失。病人常告诉自己心情不好,高兴不起来,精力下降、疲乏感,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悲观失望,感觉到自己孤独无助;对以前喜爱的活动缺乏兴趣,无法从活动中体验到乐趣,严重者感到生活没有意义,产生消极自杀观念。多数抑郁症患者还伴有失眠、早醒、记忆力下降、食欲下降、性欲减退、头痛、心慌气短、尿频等躯体症状。


对于抑郁症,很多人只会片面的认识只要“放宽心”、“想开些”,过段时间自然会好。其实抑郁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心的常见精神疾病,非自愈性疾病,简单、空洞的“振作”,口号并不能治疗抑郁症。及时、积极、系统的疾病管理才是治疗抑郁的关键。
心理医生建议,抑郁症是能够治疗的一种疾病,若出现上述症状且持续两周以上,就应及时寻求专业人员帮助,发现越早,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住院治疗原则:

全病程治疗原则抑郁障碍复发率高达50%~85%,其中50%的患者在疾病发生后2年内复发。为改善这种高复发性疾病的预后,防止复燃及复发,目前倡导全病程治疗。全病程治疗分为急性期治疗、巩固期治疗和维持期治疗。

急性期治疗(8-12周):

控制症状,尽量达到临床治愈( remission )与促进功能恢复到病前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急性期的疗效决定了患者疾病的结局和预后,需要合理治疗以提高长期预后和促进社会功能康复。


巩固期治疗(4~9个月):

在此期间患着病情不稳定,复燃风险较大,原则上应继续使用急性期治疗有效的药物,并强调治疗方案、药物剤量、使用方法保持不变。

维持期治疗:

维持治疗时间的研究尚不充分,一般倾向至少2~3年,多次复发(3次或以上)以及有明显残留症状者主张长期维持治疗。持续、规范的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抑郁症的复燃/复发率。维持治疗结束后,病情稳定可缓慢减药直至终止治疗,一旦发现有复发的早期征象,应迅速恢复原治疗。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