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坐太久更容易患抑郁症!
董明广医生
发布于2022-08-30 13:32
阅读量247
本文由董明广原创
国际顶尖医学期刊柳叶刀子刊杂志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久坐会增加青少年患抑郁症的风险。
考虑到抑郁障碍的起病期多在青春期,在此期间发生抑郁将对患者在成年后产生长期的影响,研究者认为从降低抑郁障碍的整体发生率角度来说,从源头抓起将是一个有效的公共策略,因此他们将取样和追踪目标瞄准了青少年。本次研究纳入了14901名青少年中4257符合研究条件者。研究起点年龄分别为12岁,14岁和16岁,终点为考察他们18岁时的抑郁症状。通过分析,研究者发现青少年的体育锻炼情况和抑郁症状发生情况非常的不乐观。过去美国的研究显示,10-19岁的青少年,每增长一岁,体育锻炼量下降7%。而与之相对的是2005年到2014年,美国青少年抑郁障碍发生率由8.7%增长到了11.3%。
本次研究基本呼应了这一数据,如下图所示,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长,静息时间越来越长。最下端的绿色线所代表的中度到剧烈程度的锻炼时间倒是没有太大浮动。伴随这种变化而产生的是发生抑郁症状的风险增高,具体增高程度和各种体育锻炼的降低抑郁风险效果见表。从表中可以看到,不论是12岁、14岁或者16岁年龄组,每天每多1小时静息时间,到18岁时抑郁症状增高风险多1成左右。而反过来,每天多1小时轻度锻炼也能降低1成左右的抑郁风险。如果选择的是中度到剧烈程度的锻炼,则只需要15分钟就能降低1成以上的抑郁风险。在同龄人的横向对比中,上述情况也基本成立。每天增加轻度锻炼60分钟的少年,抑郁风险降低近1成。对于有抑郁症状的人群来说,锻炼比不锻炼更能改善症状。从时间长度来说,每次锻炼的最佳时长应该在45-60分钟之间,少于45分钟,效果减弱,大于60分钟,没有更高收益,而且不少会产生负效应。近期的统计学文章发现,东亚地区的青少年由于功课太重,近视发生率远高于美国亚裔。中国大陆青少年在校体育课、活动课等被文化课占用,下课需要各种以久坐为主的补习班的情况已经是普遍现象。此外,对成年人来说,久坐和缺乏锻炼同样带来双重灾难,身体素质的下降和精神卫生水平的下降,使得成年人无法有效的给未成年人营造健康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