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某大学一女生失联,经过警方多方查找,最终确认遇难。
在她的备忘录里,有这么一段话,“那么好的天里死掉,来生应该也会诞生在一个明媚的天气里”。 言语间,透露出严重的抑郁情绪和轻生倾向,但是,她的家人却毫不知情。现如今,随着关于抑郁症相关的新闻不断被曝光,我们似乎已经将类似事件当做了生活的常态。但是,仍然还有很多人对抑郁症及抑郁患者持有大量的偏见和误解。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这无疑会加重抑郁症人群的心理负担,给Ta们带来疾病以外更深重的痛苦。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因抑郁症自杀死亡的人数,高达 1,000,000之多。这一大串数字背后,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Ta很可能就是身边的同事、朋友、家人,甚至是深陷痛苦之中的自己。人们通常所说的抑郁症,其实是对重度抑郁障碍的简称。几乎所有时间都处在低落的情绪;
对几乎所有活动丧失兴趣;
几乎每天都失眠,或睡眠过多;
经常感到自己毫无价值;
反复出现死亡的想法;
……
抑郁症会严重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功能,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痛苦。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约有超过3亿人受到抑郁症的困扰。
当抑郁情绪来袭时,我们常常会选择压抑或者逃避,长此以往,便陷入了更深的抑郁漩涡中无法自拔,最后就演变成抑郁症。 精神医学规定,一般抑郁情绪不应超过两周;如果超过一个月,甚至持续数月或半年以上,则可以肯定是病理性抑郁症状。尽管抑郁症已经非常普遍,人们对它也不再那么陌生,但社会上对于抑郁症的谣言和误解还在广为流传:即使许多人已经知道抑郁症是一种疾病,并不是简单的心情差,但人们仍然会觉得,患上抑郁症只是因为你的心态问题。除了诸如神经质、消极应对等心理层面的易感因素,生理方面的变化,也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过度活动是被最广泛证实的与抑郁症相关的生理异常。5-羟色胺,也就是血清素分泌减少,也被证实与抑郁症有关。除此之外,一些负面的经历也被证实是抑郁症的风险因素。童年遭遇虐待、抛弃等,被证明与重度抑郁症显著相关。而其他生活中的压力生活事件,比如高压的工作环境、感情受挫等,也被证实会促使抑郁症的发生。所以,认为心态不好的人才会得抑郁症,是非常不科学的。正如前面所提到,抑郁症是有生理基础的,通常情况下也需要药物的支持,并不能只靠“调节”。面对中度、重度抑郁症患者,抗抑郁药是首要考虑的治疗手段。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疗法等多种心理治疗手段,都被证明对抑郁症有效。
虽然在抑郁症的治疗过程中,患者自己的努力也非常重要,但专业医师的帮助才是治疗抑郁症最可靠的方法。前往医院的精神科或精神卫生中心就诊,自己调整、朋友家人陪伴,都不能替代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对抑郁症的误解会给抑郁症患者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Ta们会因为这些误解得不到正确的对待和支持,经历多重的压力,甚至致使病情加重。通过正确的途径了解抑郁,尽量避免因为不了解产生误会,是每个人都能做的事。比如,知道抑郁症有生理基础后,我们就不会简单粗暴地将抑郁症归咎为想不开、脆弱,还去教育他们乐观、想开点。周遭的人也许会认为患者变懒了、变冷漠了,变得容易激动了。而这些都可能让我们们在与抑郁患者相处时发生矛盾,影响人际关系。我们需要明白对方只是病了,不想出门也好、回避社交也好,都不是故意为之,Ta们只是抑郁症的受害者。
抑郁症患者会觉得生活中的一切都不可控,自己做什么都不能改变现状。因此,如果你希望提供帮助,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是让Ta感到你一直都在,愿意理解、帮助Ta。想要帮助对方时,记得询问需要什么,而不是给出我们觉得有效的建议。比如,你可以问:“你想我陪你聊聊吗?”或者“你希望我做点什么,能让你感觉好一点?”让对方感到自己被看见、被接纳,这就是很好的疗愈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