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游戏成瘾,这位心理咨询师妈妈的做法值得借鉴!

董明广医生 发布于2022-06-03 19:00 阅读量45

本文由董明广原创

各位家长,当您在为孩子沉迷游戏而发愁的时候,您有没有想过,当孩子沉迷游戏,他在“迷”什么?手机游戏为啥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

据《广州日报》报道,一位心理咨询师妈妈也遭遇了儿子酷爱游戏这一难题。

她从事心理咨询治疗十多年,经手过大量游戏成瘾的青少年,她原以为自己已深谙治疗游戏成瘾之道。

但最近这位心理咨询师妈妈发现自家10岁的孩子对游戏也入了迷,为了搞清楚游戏的吸引力,这位母亲开始成为“陪玩”,并尝试找出预防沉迷之道。

这位心理咨询师找出的方法是什么?她从心理学角度是怎么“解毒”手机游戏的?这里有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

01

为什么游戏如此吸引孩子?

这因为游戏有很强的回应性,可以满足孩子的内心渴望。

几乎所有的游戏,哪怕是低龄游戏,都有很强的回应性。不管你做任何的操作,它总是有反应的。

这种状态,对孩子来说是一种非常渴望的状态,如果他在自己的家中得不到这种感觉,游戏恰恰能满足他。

很多父母下班后也会沉浸在自己的手机中,当一些孩子试图与父母沟通时,常常得不到回应。

                   

GIF/pixabay

而游戏这种虚拟世界,不管孩子做什么都是能得到一个回应的感觉,会让他感觉很好,这一点非常吸引孩子。

02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网络成瘾?

社会功能是否受伤?

什么叫做社会功能受损呢?

一个孩子玩游戏,但是他学习还是很好,社交功能还是很好,包括身体也很健康,能够按时吃饭,按时睡觉,那么这种情况是家长根本不用太担心的。

人际关系是否受影响?

要重点观察,孩子在玩游戏之后,他和周围人的人际关系是否是和谐的?主要是指他和家长之间的,和同学之间的,还有和老师之间的。

很多的小孩,你会发现在玩游戏之后,他和周围人的人际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比如开始变得非常易怒,或者变得很没有耐心,变得特别的忤逆,但家长要注意区分这是游戏导致的还是青春期导致的。

图/pixabay

是否作息或性情突变?

可以举例为,孩子是不是现在早上不起床,饭都不吃,作息不规律,包括性情大变,讲话很不耐烦,或者说把自己包裹起来,用很沉默的状态去进行回应等等。

03

家长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

在玩游戏这件事情上,家长需要把制定规则的权利交给孩子,然后把监督执行的功能留给自己。

与其把担心闷在心里,不如和孩子坐下来好好聊一聊。

跟孩子聊的姿态,可以是:“你玩游戏我并不会反对,但是我希望你可以自己去制定一个规则,去更好的进行自我管理”。也就是让孩子自己来说,他怎么玩游戏。

比如,有的孩子说每天做完作业,可以玩半个小时,有的孩子说我每天睡觉之前可以玩20分钟,这些规则需要让孩子自己去制定。

不然就变成了父母的一种高压政策,自我管理的感觉,是给予孩子一种自我效能感和自律感,这种自由度是不一样的。

监督执行也是父母需要去看到的一个边界,当这些规则被制定出来之后,去监督他从始到终的执行,这个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图/pinterest

如果孩子已经对游戏成瘾,那么家长也应当及时带孩子寻求专业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