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pixabay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为大家解答一下这个问题。
是否真的病了
先去看精神科医生
首先,很多小伙伴应该看出来了,上面说的“心理医生”,其实是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的通俗叫法,而不是真正的执业医师。
根据我国法律,严格上来说,心理咨询师服务的是有一般心理问题的健康人群;心理治疗师服务的才是抑郁症、双相障碍、强迫症等精神障碍患者,而且必须在精神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那么,如果我们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到底该找“心理医生”(即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还是找精神科大夫呢?
答案是非常明确的,只要涉及到精神障碍的诊断与诊疗,就要先找精神科大夫,明确到底是不是得病了,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
根据我国精神卫生法,只有精神科执业医师才可作出精神障碍的诊断和开具处方。
图/pixabay
如果找了精神科大夫,医生说你这个还算不上得病,只是一般的心理问题,那我们就可以考虑去找心理咨询师了。
但如果精神科医生诊断为抑郁症,或者是其它精神障碍,就应当引起重视,这说明我们的精神心理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了。
疾病治疗前
了解心理知识很重要
可能有的小伙伴还会问:
“那我们要找什么样的精神科大夫,有没有一些实用的建议?”
确实,不同的精神科大夫临床经验不同,对同一种疾病的看法和治疗方法也可能不同。
有的医生认为要“药物+心理”相结合,更重视症状背后的心理社会因素;有的医生则认为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用处不大。
所以,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医生真的很重要,这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技巧,如果能找到,就可以加快疾病的康复。
在找精神科大夫之前,患者及家属最好先学习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尤其是与抑郁症、双相障碍相关的。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奇怪:“我是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为什么还要看双相障碍的知识?”
这因为在精神科临床中,抑郁症和双相障碍的诊断有可能只有一线之差。
如果患者除了情绪持续低落、兴趣减退、精力缺乏之外,有时还暴躁易怒,在家大吼大叫、甚至砸东西、打父母的话,很多精神科医生也不排除是双相情感障碍的可能。
图/pinterest
而如果患者还有过兴奋乃至亢奋、精力旺盛、内心自大自负的状态的话,那就很可能是轻躁狂/躁狂发作了。这就更容易被诊断双相障碍。
所以,提前掌握一些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尤其是比较新近的、全面的知识,那么我们去看病时,能更加理性、客观地去判断精神科大夫的诊断,心里有数,免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