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的人会更敏感吗?|长春哪里治疗抑郁症效果好

董明广医生 发布于2022-04-18 15:55 阅读量129

本文由董明广原创


抑郁的人会更敏感吗?


 


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在医院与青少年的临床心理治疗工作中,我遇到了很多因为重度抑郁、自伤自杀而住院的孩子。

 

在他们倾诉他们的痛苦的时候,无一例外都表达了在人际关系中的挫折经历。


 


有人无法取悦身边的所有人,因为一两个人备受委屈;有人从小被欺凌,似乎大家偏偏喜欢欺负ta;有人则从小就很退缩,沉默寡言,在集体中做隐形人,不被看见是最佳的自我保护方式……


 


也许他们看起来迟钝,或者在和人相处的过程中很融洽,甚至很有亲和力、开的起玩笑,值得信赖,但他们内心隐藏着深深的孤独感,饱受自卑和人际焦虑的困扰。




图片来源:《梅尔罗斯》





01

抑郁的人为什么会更加敏感?


 

我们可以从霍妮的「基本焦虑」理论来进行理解——


 


卡伦·霍妮(Karen Danielsen Horney)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她提出了基本焦虑理论,认为神经症是由于焦虑所导致的。


 


霍妮认为,人生最根本的奋斗是对基本安全感的追求。当处于焦虑环境中,强烈的不安全感将会给孩子带来痛苦的经验。这种经验是「一个幼儿在潜伏着互相敌视的世界里所产生的那种孤立无援的情感」,简而言之,即「我该如何融入这个世界?」。


 


这种基本安全感的缺失,霍妮认为与父母在养育过程中的不恰当行为有关,包括专制、过度保护、过度溺爱、羞辱、嘲弄、残暴、完美主义、反复无常、偏心、忽视、冷漠、不守信用和不公正等等,霍妮将其统称为「基本罪恶」。


 


父母如果经常表现出这类行为,就会使幼儿产生「基本敌意」




图片来源:《非正常死亡》

 

儿童一方面对父母的不恰当行为感到愤怒,产生敌意情绪,但另一方面又顾及自身生存,不得不将自己的愤怒、敌意和无助感压抑起来迎合父母,催生了「基本焦虑」 。


 


对于这样矛盾的小孩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则总会处于紧张警惕的状态下。





02

尝试理解抑郁症患者敏感的内心世界


 

抑郁的类型有很多,接下来我将扮演一个以自我认知为「无价值、没用」为典型的抑郁患者来帮助大家理解其敏感的内心世界:


 


我在成长过程中一直遭受外界的批评、否认。


 


当我摔倒时,我妈妈立即指责我:「你怎么这么不小心!」

当我成绩进步了,家人否定我:「你还可以做的更完美。」

当我退步了,爸爸羞辱我:「你真没用!」


 


我很委屈,我很愤怒!但这些情绪,他们无法看见,更无法安慰。




图片来源:《难以置信》

 


这太可怕了,还要我怎样?我该如何被我的家庭接纳?如果这个时候,父母出现矛盾了,我会想,是不是我做的不够好才让家庭这么不和谐?是不是我更努力一点,就可以让爸爸妈妈和好呢?我无暇估计自己的情绪,我尽量做个乖孩子,但是好像并不管用。


 


妈妈很沮丧,无意中说了一句气话「当初真是后悔生下了你!」啊,原来不是我做的不对?是我的存在本身就不对。那没辙了,我要么恨自己,折磨自己;要么就恨世界,与世界为敌。





图片来源:《神医》

 


在学校里,尽管我情绪很糟糕,我努力克制,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环境,我知道在学校里我有机会得到老师同学的关爱,我得让他们开心,他们才会喜欢我。但另一方面,我充满担忧,我这么糟糕,在父母眼里一无是处,我的同学老师也会这么看我吗?我会被同学老师嫌弃吗?


 


果然,我今天去学校,有个同学说「hi,小佩奇!」然后大家都笑了。大家都嫌弃我胖!我果然不被大家喜欢。我很难过,但是我还是嘻嘻哈哈地和他们说话,我不敢回击,如果我表达愤怒那结果肯定会更糟。


 


上课我走神了,老师点名批评了我「如果再不认真听讲就到讲台桌上来!」原来我做什么都逃不过大家的眼睛。我更加紧张,我睡不着觉,我更加疲惫,更加无法专心听课。果然,我被罚坐在讲台边上。我很难受,只有吃东西才能缓解一些,我变得更胖了,更多人嘲笑我了。我课越来越听不进去,我成绩逐渐下滑,我果然是个没用的人……



图片来源:《想见你》



总的来说,关于「抑郁的人会不会更敏感」这个问题,我的观点这样表达或许更准确:


 


抑郁的人对社交方面的负性线索非常敏感,他们会想方设法寻找与他们自我认知相一致的信息来加强自己的负性自我认知。


 


而对于正性的反馈,他们很迟钝,觉得是小概率事件,或者是理所应当的,或者是永远不够的。






03

如何帮助身边的抑郁症朋友?


 


谈论抑郁,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抑郁。如果你想帮助身边的抑郁症朋友,以下是一些基本的tips:


 


1、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鼓励Ta就诊,遵医嘱吃药、求助心理咨询。


 


2、陪伴Ta




不要试图改变对方。提供陪伴,给Ta关注、尊重、接纳与爱。


 


3、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和精力




不要试图去做救世主。原谅自己的“做不到”,接纳自己的局限,也建立自己的边界。当你觉得耗竭的时候,花一些时间好好照顾自己。你得先能照顾好自己,才有可能照顾好他人。





抑郁的人对社交方面的负性线索非常敏感,所以需要我们逐渐引导他们正向处理。




如果你想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对抑郁情绪以及抑郁症心理问题,建立更全面的认知以及解决办法。




那么我们作为一个致力于为每一位来访者建立健康的精神心理门诊,我们的服务或许可以精准有效地帮助你,可以点击文末左下角的【阅读全文】进行咨询。




让你高效地探索自己的心理状态、需要什么样的心理健康服务、匹配出适合你的心理健康方案、随时为你提供咨询与评估顾问。

微信图片_20220217144033.jpg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