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如此严重的当下,该如何缓解内心的焦虑不安?

董明广医生 发布于2022-04-13 14:56 阅读量113

本文由董明广原创

随着疫情的蔓延和持续,很多人感到无所适从。

我们不断收到消息,每天新增确诊多少例,哪栋小区有密切接触者,超市生活用品短缺等消息;一部分人的工作、上学等正常生活被疫情打乱。

这些大大小小的应激源会持续给我们发送“危险信号”,让身心处于应激状态,无法放松下来,而长期面临这种不安稳的生活,也让我们觉得丧失了控制感,甚至感觉心理能量耗竭。

图/pixabay

面对疫情,大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情绪行为反应都正常,但是持续时间久、强度过强,就会影响我们正常的生活、工作和人际关系。

识别疫情对我们的影响,合理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好好生活,是我们当下最应该做的事。

01

疫情反复期的身心影响

  • 情绪反应:焦虑和恐慌是我们面对疫情非常常见的反应,处于这种不确定的状态,焦虑感会更加明显

  • 躯体反应:当长期受到疫情干扰,有人会出现肠胃不适、食欲下降、寝食难安、无力、头晕等反应

  • 认知反应:总是担心自己被感染,不由自主会产生一些灾难化的想法,想到疫情可能会让自己生病、失业等

  • 行为反应:为保障自己安全,大家可能会过度防范,比如反复洗手、消毒、频繁刷新闻等

同样是被隔离状态,有的人认为自己正确做好防护是安全的,有人觉得自己可能被感染了,就会引发强烈的恐慌。

如果恰好嗓子不舒服,则会加剧类似的担忧和怀疑,开始过度查看信息、测温等。

GIF/pinterest

02

疫情常态化的心理调适建议

心理防护,信息过滤

看多了负面新闻,很容易不自觉地卷入不良的感受体验,需控制刷新闻的时间,不轻信没有明确信息来源的截图、视频,不要被动地接收消息,要自己决定信息源。

积极调整,规律生活

重新审视自己对生命的看法,对如何好好地生活进行思考,规律作息,爱自己、爱家人,开启健康的生活模式。

适度运动,放松心情

保持适当的运动很重要,能减少精神上的紧张,增加自我效能,提高自信心,降低焦虑和抑郁情绪。

加强沟通,帮助他人

当我们感到心情烦闷时,可以通过微信或电话找家人、朋友,聊一聊自己的现状和担忧,同时也看看能为别人做些什么,相互支持。

图/pinterest

要意识到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可能都要与疫情共存,要接纳这种现状,允许自己有一些正常的情绪反应,同时也积极的行动,让自己的生活规律起来。

                                微信图片_20220217144033.jpg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