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不开心,我是抑郁症吗?

董明广医生 发布于2022-04-02 11:44 阅读量51

本文由董明广原创


「我这两周心情特别低落,估计是得抑郁症了。」常常听到周边的朋友用玩笑地语句说起这话,现在抑郁症似乎被过度使用了。


但情绪低落通常只是抑郁的众多特征(且有严格的标准)之一,有些抑郁症的表现甚至完全相反。归根到底问题在于,我们所有人对抑郁症的了解都太少太少了。


也许你想知道怎样耐受不开心的感受,也许你不确定自己是否有抑郁症,或者你想区分不开心和抑郁症。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抑郁症」你不知道的一些事儿,还会给到大家一些建议。


01

情绪低落就是抑郁症吗?

情绪状态的确是抑郁症的一个主要表现,但真正的抑郁症,「心情低落」要持续至少两周,并且严重影响社会功能(比如学业、日常工作、社交等),而且对事物缺乏兴趣,做什么事情都觉得没意思,感觉很累。此外,还会在饮食,睡眠,体重等躯体方面也有影响(比如体重严重降低,失眠易醒等)。


事实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因为工作/学业压力、家庭突发变故而情绪受到影响,这样的时刻往往是抑郁状态/抑郁情绪,未必是抑郁症。


因此,心情低落并不一定就是抑郁症,在未确诊之前,大家也不要自己吓自己呀。


 


02

抑郁症也分很多种

实际上,抑郁症也分很多种,不是所有的抑郁症都会情绪低落,或者想要自杀。根据症状表现、复杂的病因,抑郁症可以分为4种,相应的,对不同症状,应对方法也不会完全相同。


第一种是最典型的抑郁症:「重性抑郁障碍」。


这是一种急性发作的严重抑郁症,来势最凶。可能有特殊原因,也可能没有原因,有时,一些人会陷入巨大的低落情绪中,难以自拔。一方面感到非常痛苦,另一方面,也可能埋怨自己,为什么心理素质这么差,甚至开始讨厌这样软弱不堪的自己。


第二种,则会静悄悄潜伏发作,持续时间长达两年以上,叫做「持续性抑郁障碍」。


「重性抑郁」让人很明确地感到难过,但在「持续性抑郁障碍」中,你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情绪是什么,只是感到麻木,觉得生活没什么乐趣。


第三种,属于儿童和青少年,叫做「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


孩子的抑郁与成人不同,他们更容易表现出愤怒,而且很频繁,就像活火山随时可能爆发。


最后一种,是女性专属的定时炸弹:「经前期烦躁障碍」。


它是在月经来临之前遭遇情绪上的紊乱,无法正常生活,症状严重时,它可能达到与重性抑郁障碍发作相当的程度。这是一种女性才有可能得的抑郁症,也让女性比男性在面对抑郁时多了一重风险。


 

03

你不了解的「男性抑郁」


在很多人的认识里,抑郁症似乎都更容易在女性身上出现。但更多研究发现,男性女性抑郁症的发病率其实相差无几,只是很多男性会更倾向于否认自己的抑郁症状,在治疗时也更难确诊,这和男性不善于觉察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有关。


由于男性较少报告自己的抑郁症状,人们便更多根据女性案例来总结归纳抑郁症的特征。但当我们拿这一套特征去判断男性是否抑郁,往往又有所偏差,因为男性未必符合女性的症状标准。


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男性的抑郁也有一些特殊表现。不同于女性常见的抑郁表现「低落、无价值感、自责、脆弱」等等,男性抑郁大多会表现出抱怨、疲劳、易怒、睡眠问题,对工作失去兴趣、冲动行为和滥用药物等症状,还可能会有暴力行为。这些冲动情绪、攻击性行为,可能是因为内在情绪无法表达,而产生的一种极端的应对机制。


抑郁的男性,比起寻求他人帮助,更容易优先选择「自我治疗」,比如通过一些上瘾行为、危险行为:烟瘾、酗酒、过度游戏、赌博、出轨成瘾等等。他们用这些方式来试图缓解痛苦。他们会将自己和他人隔离开来,尤其会将自己和伴侣、孩子、家人、朋友隔绝开来。

04

关于抑郁症的治疗

1.如果真正患上抑郁症,需要打针吃药、生理治疗
 

身体其他部位出了问题,大家会来关心你;但是当大脑出问题的时候,大家就只会说,振作一下!好像是我们自己不想振作似的。真实的情形是,我们的大脑生病了,它需要系统的、专业的关心。


在抑郁症患者大脑中,用多巴胺打个比方, 抑郁症的患者遇见令 TA 高兴的事情,脑袋里面分泌了多巴胺,但大脑却无法维持它们的水平,或者其水平被抑制。由于这些生理上的功能受损,人就无法感受到「快乐」的感觉。这就是为什么说,抑郁症和感冒发烧一样,是有生理基础的,并非「意志力」、「积极与否」的问题。


所以科学家们就研制出药物来,或是刺激大脑中神经递质的产生,或是抑制大脑对于神经递质的吸收。总之,增加大脑中神经递质的水平,以让抑郁症患者能够重新拥有感受快乐的能力(比如说:百忧解和帕罗西汀这些抗抑郁药物是被认为提高血清素水平的,以此来强化神经细胞之间的信号水平——就像在两者之间加了一个扩音器)。


你看,这跟你摔断了腿,你会去吃药、打石膏一样。抑郁症也需要生理上的治疗。


2.建议生理治疗与心理治疗一起配合
 

抑郁症本身是个复发率高的疾病,当药物治疗配合心理咨询一起来做的时候,能够有效地延长抑郁症复发的间隔时间 (Frank E等,1990)。这也和一切精神类疾病的治疗大方向一致:你要寻求精神科医生的诊断和药物治疗,亦要配合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咨询。



我们来了解一下精神科大夫和心理咨询师的区别。


精神科大夫:有系统的医学训练背景。拥有精神科诊断权和药物处方权。所以当你怀疑自己或身边的朋友患有抑郁症,你要去当地的精神科(抑郁门诊)去做诊断、拿医嘱。

 

心理咨询师:心理学背景,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咨询训练。无诊断权和药物处方权。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当需要配合心理咨询时,你要寻找心理咨询师进行(中长期)咨询。


所以,当你或者朋友出现抑郁症的风险时,请尽可能帮助自己或朋友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先去精神科接受诊断和药物建议,再视情况寻找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求助或给予陪伴,并做危机识别。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