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动不动就是抑郁症?专家来教你该如何正确判断!

董明广医生 发布于2022-04-02 11:17 阅读量43

本文由董明广原创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在这个本该充满活力和朝气的群体中却不乏厌学、拒学、迷惘和抑郁等现象。根据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有3.4亿人,约3000万人深受心理障碍困扰。2020年中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检出率为7.4%。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聊青少年抑郁的相关话题。


抑郁症并不是单纯的“坏心情”


抑郁症不是单纯的忧郁情绪,如果持续的、无休止的悲伤、疲惫或易怒需要警惕抑郁症的可能。精力不足,睡不够,过度使用手机和互联网,电子游戏和手机游戏成瘾,注意力无法集中,生活拖沓,迟到缺课或者成绩下滑,都可能是抑郁症导致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抑郁情绪并不等于抑郁症。抑郁症并不是简单的“坏心情”,它有着严格的诊断标准,并不能依据单纯的个别症状或简单的筛查量表就判断自己得了抑郁症。


那抑郁症如何识别呢?


我们来看看都有些什么症状吧!根据美国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会(AACAP)的观点,儿童青少年抑郁主要有以下10个典型的表现,包括:


  1. 自己感觉到(或被他人观察到)抑郁、悲伤、容易哭泣、爱发脾气。

  2. 从喜欢的事物中获取的快乐没之前那么多了。

  3. 与朋友在一起或参与课外活动的时间比之前少了。

  4. 食欲或体重与之前相比明显变化。

  5. 睡眠比之前明显变得更多或更少了。

  6. 容易感到疲劳,不像之前那样精力充沛了。

  7. 感觉什么事情都是自己的错,或自己一无是处。

  8. 比之前更难集中注意力了。

  9. 对上学不如之前那么上心了,或者在学校的表现不如之前了。

  10. 有关于自杀的想法。此外,儿童青少年抑郁还常常伴有身体不适,如频繁头痛或胃痛。深陷抑郁的青少年还可能尝试饮酒或其他有成瘾性的东西,试图让自己感觉好一些。


如果有以上症状,且症状持续两周以上,正常生活、工作、学习还有社会交往都受到明显影响,建议您到精神心理的专科医院去就诊。



对于青少年的父母来说,平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生活习惯和情绪状态是否有异常,一般来说孩子的睡眠、饮食、情绪等都有一定的规律,如果孩子突然出现失眠、食欲减退、不愿出门、不愿与人交往等情况,就有可能是出现心理问题的信号。父母如能敏锐观察到孩子的生活细节和异常行为,也许能及早发现青少年抑郁症的苗头,避免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预防抑郁症呢?


学会管理情绪

通过心理暗示、注意力转移、自我安慰来减轻压力和负面情绪的影响。


为情绪寻找出口

反复的压力容易造成抑郁的风险。


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擅于与人沟通,理解、帮助别人也是快乐自己。


用运动缓解紧张情绪

每天至少有半小时到50分钟左右的运动时间,可以缓解情绪、减少紧张。



抑郁症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但普遍认为患抑郁症是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大部分的抑郁症是可以治愈或改善的,一旦察觉自己有抑郁的症状,一定要找正规医院的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切不可自己盲目用药。


抑郁症只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就像是心灵得了一场感冒,让我们正确地认识和面对抑郁症,早日走出阴霾,重见阳光。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