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就是内向腼腆吗?社交焦虑是时候了解一下了!

董明广医生 发布于2022-04-02 11:16 阅读量77

本文由董明广原创

说起“社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社恐”也可以称之为“社交焦虑”,它是焦虑的一种表现。指当一个人处在有可能会被他人评估的社交场合时,产生的恐惧等不适情绪。

在平常生活中有很多人把内向腼腆当成了社交焦虑,其实不然。

内向其实是一种人格类型,它指的是一个人的心理能量朝向内部,也就是需要通过独处来充电,而在社交的时候是耗电的,所以内向者更喜欢独处。

而社交焦虑,更多的是对外在判断的恐惧。比如觉得别人都很厉害,自己是不好的,是被看低的,对外在的环境会非常恐惧。



如何识别社交恐惧


第一,社交焦虑会非常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或者外貌上有什么缺点,比如自己是不是太胖之类的。脑补别人看到这些后,会对自己产生不好的评价或者嫌弃的感觉。

第二,总觉得别人能够看得出自己的焦虑。比如因为过于紧张产生的脸红、声音颤抖、出汗等,可能并不明显,但只要有一点点迹象,就觉得别人一定发现了。

第三,面对陌生人或权威人士的时候,不知道说什么,不知道该怎么说,越发紧张。

第四,担心自己的社交能力是有缺陷的,不能融入群体,害怕被人排挤,然后产生了焦虑恐惧的情绪。


为什么会产生社交焦虑?


第一,先天遗传原因。如果家族成员有社交焦虑,那你有社交焦虑的概率就会很高。但遗传原因到底占多大比例,现在还没有确切的数据可以证明。

第二,大脑结构原因。大脑里有一个叫做“杏仁核”的部位,主控焦虑和恐惧。如果杏仁核过度活跃,就会让我们比较敏感,更容易产生社交焦虑。

第三,后天经历原因。比如我们曾经遇到过一些尴尬的社交场景,甚至是被嘲笑、被欺凌,影响了我们在社交中的自信心;或者家长对孩子过度控制,让孩子从小就远离了社交场合等,都容易让孩子形成社交焦虑。


如何面对“社恐”?


我院专家向大家介绍:无论是什么样的原因引起了社交焦虑,都不是癌症晚期,它可以被缓解、减轻,也有机会彻底改变。


建设自己的心理边界


心理边界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是“个体”与“外界”之间的一条清晰的界限,从而令你明确自己的责任,明确哪些是你能够控制的,哪些是你不能控制的。

对于你无法控制的因素,如别人的看法,外界的评价,社会的价值观等与你个人的意愿相悖时,你会明确的意识到这是你心理边界之外的东西,所以不会对你造成伤害。

而心理边界对内,你能够意识到哪些是你能够控制的,所以你就会意识到自己对自己的责任,你会知道没有人能够帮你,没有别人能够解决“你自己”的问题,你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取决于你自己做了哪些努力,你受到的伤害与损失那也都是由于你自己的失误与不足。

你会意识到自己是孤独的,只有你自己能够为你自己负责,所以你就不会再懒惰下去,不会再拖延,不会再得过且过。因为你知道懒惰和拖延最终伤害的是你自己。


因而当你建立了自己的心理边界之后,对内你能够积极的去改正和提升自己,弥补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对外你会不再受到别人的看法,社会的评价的伤害与嘲讽,你意识到了自己是孤独的这个事实,所以自卑也就根本不会存在了。

改变关注点,打破焦虑恶性循环


我们对自身的认知,其实取决于对过往记忆的关注点。

一个消极的人评价他自己的时候想到的都是他过去那些负面的、耻辱的、令人羞愧的记忆;一个积极的人评价他自己的时候想到的却都是他过去那些正面的、快乐的、荣耀的记忆,每个人的过往必然都有积极的,也都有消极的经历,自我评价的区别其实就在于每个人的关注点不同。

打破焦虑恶性循环的唯一方式就在于改变你的关注点,不再担心自己是不是焦虑的,不再担心别人会怎么看你。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其实和焦虑本身,和你的关注点在哪并没有关系。



学会跟焦虑作伴


对于部分人来说,社交焦虑只能减轻,却无法根除。但这并不意味着你终生无法有正常的社交活动,也不意味着你会一直痛苦。

接纳它会一直存在也是一种治疗,就像一些慢性病一样,把它视为你人生的一部分,你依然可以跟它共生,且能不受其累的好好生活。

如果你尝试了各种办法,都无法彻底让你在社交中感到完全的舒适和轻松。那么你要做的就是总结你会经常遇到哪些让你感到紧张和压力的情况,它可能给你带来什么,你又有哪些办法可以尽量避免糟糕结果的发生。

你要变得像熟悉自己一样熟悉社交焦虑。比如,经过你的尝试和总结,你发现相对于两人见面,多人聚会让你感到压力,它可能会让你不自在、持续沉默,但是你可以通过跟参加聚会的人里面比较相熟的几个交流来让你感到愉悦和轻松。



那么下次再遇到这样的情境,你便不会手足无措,即便焦虑依然存在,但你知道你可以应付得了,你有管用的办法。


如果你正在面对社交焦虑的问题,不必过度担忧,焦虑本身并没什么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自己究竟在焦虑着什么,因此而逃避问题。

如果你能像了解这个世界一样去了解自己的焦虑,愿意直面它、缓解它、与它和谐共存,那么你解决的不仅仅是焦虑,而是在征服世界的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