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躁郁症”,顾名思义是狂躁和抑郁的综合体。据描述狂躁症是一种比抑郁症更可怕的病,上一秒还狂躁的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站在世界之巅,灵感迸发可以几天几夜不睡觉,下一秒就抑郁到觉的自己是个废物想自杀,活着毫无意义。
在这两种状态之间来回切换非常的难受,相当于把自己从万丈深渊啪唧一下被拉到高空,太阳火辣辣的打在你的脸上。
据了解,躁郁症未引起临床医生足够重视,有很多的患者被误诊为单相抑郁而错过治疗好时机。
专家强调,该病症是目前所有精神疾病中,自杀率最高的,甚至高于抑郁症,很可惜的是,多数自杀的患者其实并不是自己非要自杀,很多只是因为躁狂引发的冲动或者好奇。
躁郁症又叫双相障碍,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其发病高峰期是15-19岁的青少年,在30岁以后发病率会大大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该病遗传率高达80%,风险特别高,因为至今查不出是哪个基因出了问题。
图/pixabay
专家表示,父母当中只要有一个患有躁郁症,那么所生的孩子患病概率比普通人高10倍,也就是普通人患病率是1%-3%,而他们的孩子患病率为10%-30%以上。”
但其实,躁郁症并不可怕,它是可以被临床治愈的。
躁郁症虽然是较为复杂的一种疾病,但也有轻、重之分。目前对于躁郁症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多以药物的治疗为主,这也是大多针对重度躁郁症患者而言的,所以重度患者一定要积极寻求精神科专业医生的帮助,遵照医嘱好好吃药。
药物治疗的作用是让患者的情绪处在稳定的状态。但重度躁郁症的患者若要彻底康复,仅依靠药物治疗是治标不治本的,唯有结合专业的心理治疗才能获得真正的痊愈。
在患者的情况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可以辅助心理治疗。
图/pixabay
轻度患者,或者处于稳定期的重度患者,做到以下几点是非常有必要的:
01
了解并监控自己的情绪状态
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每当你躁狂或抑郁发作之前,肯定会出现一些可观察到的变化,如睡眠、食欲或行为的改变,每出现这些变化,要及时引起重视。
02
最好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服药
每天同一时间服药,可以更好地避免副作用,帮助你的身体系统维持稳定。
03
保持生活作息和生活节奏
如健康规律的饮食、按时充足的睡眠和定期的锻炼;放松或正念;兴趣爱好和社交活动。如果经常熬夜和饮食不规律或者在压力很大的状态上,都有可能引发双相。
04
利用社会支持网络
学会从最亲密的家人或朋友处获得帮助;同跟你有相似经历的人建立联系是一种帮助你走出困难的有效方法,可以跟他们分享自己的情绪、感受、想法等。
面对躁郁症也就是双相情感障碍,只要足够了解,就不会害怕;只要足够了解,就不会对它污名化。只要去面对,就能够治愈;只要去面对,能拥有了选择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