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不只是“天才病”,这些痛苦只有患者才知道

董明广医生 发布于2022-03-16 15:42 阅读量1352

本文由董明广原创

很多人会称双相情感障碍为“天才病”,是因为历史上确实很多天才型名人身患双相情感障碍,比如贝多芬、达芬奇、海明威、梵高等。


双相情感障碍,又称“躁郁症”,是一种躁狂加抑郁的精神疾病,和智商没有直接关系。

只不过在躁狂发作时,患者会更加充满创造力、丰富想象力以及无限的工作精力,但这种突然加速的思维会造成身体极大的耗能,对大脑也有损伤。

受影视剧或错误引导的影响,人们对精神障碍总是存有浪漫幻想,但现实是很残酷的。


图/pixabay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也称为躁郁症,是一种躁狂与抑郁交替发作的严重类精神疾病。

躁狂发作是双相情感障碍的标志性特征,主要的表现有:


# 心境高涨:

情绪过于积极的同时也容易被激怒


# 思维奔逸:

思维比语言表达的频率更快,且能在不同话题之间快速转换。有时候因为想法塞满脑子以致于难以表达


# 活动性增多:

变得极为健谈,语速快,且话语内容夸张;自尊膨胀,伴随冲动行为 


# 睡眠需求减少:

长时间高效率工作还不觉得累,不需要或只需很少的睡眠


而抑郁发作,则是双相情感障碍的另一大特征。

双相障碍中的抑郁发作期的症状往往与单相抑郁症的相似,经常临床上难以区分。

他们在抑郁发作时,也会表现出心境低落、丧失兴趣和活动性减弱等抑郁表现。

因此,当你察觉到身边的朋友或亲人有抑郁的症状时,也要留意Ta是否出现过(轻)躁狂的症状。



哪些人群有患病风险?


约有一半的躁郁症发病于青少年阶段,提早发现,才能对病情做控制。

若父母双方都有病史,孩子罹患的比率高达50%,父母单方有病史,罹患比率则约为15%到20%,有家族史者须特别当心。

双相情感障碍的遗传度高达80%,因此有双相情感障碍家族史的人比正常人更容易患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原因主要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造成的。

一组研究数据表明,双相情感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1%到3%,一般越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发生双相情感障碍的几率就越大。


GIF/pinterest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该怎么办?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难以完全疗愈的精神疾病,经药物治疗康复的患者复发率也较高。

除了生理上服药来减缓痛苦之外,心理治疗在康复期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如果患者在用药维持情绪稳定的情况下,同时接受心理咨询或治疗,那么复发的可能性会大大减少。

正念技术、认知行为疗法等都被证明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有效措施。

双相患者会一直处于躁狂与抑郁交替进行的状态,对于家人和朋友来说,这是一件令人心碎又头疼的事情,他们起伏的状态、“不可理喻”,会消耗掉周围人的关心和耐心。

但对于患者来说,所处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宽容是缓解病情的重要因素。

图/pixabay


来自亲人的社会支持以及包容、陪伴会提供一个良好的愈后环境,是预测患者之后情绪稳定性的有效指标。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