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是否有焦虑症,需要关注哪些方面?

董明广医生 发布于2022-03-03 16:44 阅读量69

本文由董明广原创



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担心和体验——

临近考试/面试,就感到自己心砰砰跳,有时还睡不好

初入职场总担心出错,甚至面对升职也陷入纠结为难

明明两人相亲相爱好好的,总是担心另一半出什么状况

总之,就是很容易感到焦虑……

每个人都可能会碰到这些事,焦虑如今已经成为不少人自我调侃的口头语,有些人自我调节一下就过去了,但有些人却深受焦虑的困扰。

都说“想开点就不焦虑了”,但为什么自己总是想不开呢?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正确应对焦虑?

图/pixabay

01

认识焦虑

一般来说,焦虑主要是指一种担心/害怕/恐惧的心理状态。

完全没有任何焦虑的人生,其实是并不存在的;一定程度的焦虑情绪,可以激发我们的动力和冲劲,有助于向着目标努力前进。

但是,当焦虑情绪达到一定严重程度时,就可能达到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

那么,病理性焦虑具有哪些特点呢?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焦虑但没有确定的对象

我们很难明确自己在焦虑什么或明显过分超出现实情况(比如感到心慌就担心自己是不是要猝死了),或者相客观问题消除后,焦虑情绪仍持续存在。

出现躯体症状

除了情绪表现为,还可能出现这些躯体症状:

坐立不安、烦躁、发抖、出汗、口干、恶心、呕吐、头晕、乏力、心悸、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睡眠紊乱等症状。

GIF/pinterest

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病理性焦虑,一般既有焦虑的情绪体验,也有身体症状表现,程度严重且带来明显痛苦和日常生活负面影响,呈持久/反复趋势。

若只出现焦虑情绪体验,或者只有身体上的症状,都不能直接定性为病理性焦虑。

02

想开点,就能不焦虑了吗?

这个问题,咱们可能得分不同的角度来看。

首先,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必过度苛求没有焦虑的人生。

让人生保持适当的焦虑体验,才能以更好的状态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和需要。

从这个角度来说,适当焦虑并不可怕,完全可以为自己所用。

另一种情况,则是摆脱不了焦虑的情绪和状态,此时就要注意是否存在焦虑障碍问题。

这种情况下,“想开点”或其他的自我调节很可能难以凑效。

此时,往往就需要专业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的介入和帮助。

图/pinterest

03

该如何应对焦虑情绪?

人生处处是焦虑,适当的焦虑是前行的动力,有助于人们实现目标。

换句话说,我们不能追求“不焦虑”或“没有焦虑”的状态,而应该以一种拥抱和期待的态度来接纳焦虑。

然后,努力将焦虑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保持行动节奏,一步步接近目标。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追求完美主义,完美主义不是错误,但不付诸行动的完美主义就是个错误,会让你陷入焦虑的深渊难以自拔。

那么,当遇到哪些情况时,我们建议应及时向精神心理科医生求助呢?

如果不仅仅是焦虑的情绪体验,还出现了前面所描述的身体症状,且没办法自我调节,给生活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建议及时就诊,向精神心理专科医生/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

首次就诊的焦虑症患者,医生往往会进行详细的面谈了解具体情况,还会根据具体的症状安排一些检查以助于作出更准确的判断和治疗建议。

图/123rf.com.cn

对于已经明确诊断的焦虑障碍患者,建议谨遵医嘱,坚持规范的药物治疗、心理咨询和康复方案,定时复诊评估和积极沟通,争取治疗彻底。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