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当进入深夜躺在床上,大脑就开始不合时宜地焦虑起来,甚至回忆起多年前让人尴尬的瞬间,于是你变得异常清醒,担忧起明天的工作,懊恼曾经的过错,直到彻夜难眠。
GIF/pinterest
大脑怎么如此不听话?明明忙碌了一天已经很累了,为什么还是不肯休息?
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聊一聊该如何停止这些睡前的焦虑。
01
当到了晚上,光线变暗时,人们体内的褪黑激素就会增加,大脑会自然而然地告诉我们该休息了。
而如果睡眠质量不佳,通常就会使我们逐渐养成了睡前焦虑的习惯,而这往往是由于我们自己的行为导致的。
那么,到底是哪些行为会引起睡前焦虑的问题呢?
睡前“回顾”大可不必
请大家回忆一下,当你放下手机躺在床上时,会不会开始不由自主地回顾这一天的所作所为。
这样的情况其实非常普遍,当我们重复这个习惯时,大脑会将床、躺下的动作与“担忧”、“回顾”、“焦虑”这一系列行为联系在了一起。
长此以往,当我们躺在柔软的床上准备进入睡眠时,大脑就不会告诉我们该休息了。
而是会启动“一躺下就焦虑”的程序,让人变得焦虑起来。
白天太忙碌,只能晚上焦虑
也许有的人会感到疑惑,自己在白天总是干劲十足,也没有多么焦虑,但是为什么一到晚上就开始焦虑呢?
这其实是因为人们所焦虑的事情,在没有被解决时会一直存在。
GIF/pinterest
但是,在白天还有太多太多需要分心的事情,因此不会一直陷入消极情绪中。
现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随时可以分心的时代,比如锻炼、跑步时一定会戴上耳机,一边吃饭一边看综艺节目。
大脑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那些焦虑,但是这些担忧并没有消失,而是被推延到了晚上,在睡前突然出现在脑海里,让人辗转难眠。
02
这样听起来,似乎我们的大脑在夜晚时陷入焦虑不无道理,那么该如何停止焦虑,好好休息呢?
Psychological suggestion
方/法/一
给予自己心理暗示
既然热身可以开启运动模式,伸个懒腰可以更快地唤醒沉睡的身体。
那么,我们也可以培养一些睡前习惯,告诉大脑该休息了,请停止焦虑快点入眠。
这些习惯可以包括洗澡,刷牙,换睡衣或阅读等活动,这将有助于向大脑传递信号——
“当我在做这件事时,就是在准备睡觉了。”,从而有效帮助释放睡眠激素,启动睡眠反应。
anxious
方/法/二
听听自己内心的焦虑
为了不让大脑一次又一次在晚上开始焦虑,我们就要学会在白天放慢脚步,留给大脑焦虑的时间。
也许是早上提前十分钟起床,也许是在午休时间,为自己选择一个时间段,思索脑海中的焦虑,查缺补漏并采取行动。
如果发现困扰自己的是过去的回忆或无能为力的事情,要告诉自己:“我不可能控制所有的事情”并坦然面对。
图/pinterest
摆脱睡前焦虑,其实关键就在于我们要关注好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