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运动员因抑郁症离世,“为什么运动了这么多还是会抑郁?”

董明广医生 发布于2022-02-18 16:25 阅读量423

本文由董明广原创

最近这段时间,冬奥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们精彩的发挥和拼搏精神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然而就在不久之前,同样致力于展示力与美的知名健身模特却因抑郁症离世,粉丝们纷纷留言致哀。

同时,也有很多看到新闻的网友表达了不解:

“运动不是会产生多巴胺吗,怎么运动员还会患上抑郁症呢?”

最近这几年来,抑郁症的检出率逐年升高,抑郁似乎已经成为时代病,但进入大众视野的同时,关于它的疑问和误解还有很多很多。

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聊一聊关于抑郁症,人们最容易陷入哪些误区?

抑郁症是“穷病”,

有钱人不会抑郁?

“即便心理咨询可能会有效果,但大部分人真正需要的,其实还是钱。”

这句话也许是很多人对于抑郁症以及心理治疗的看法,认为情绪问题其实都是由于“没钱”导致的。

毕竟,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认识到钱的重要性,再加上有研究发现,抑郁可能与贫困有关。

这不禁让人感到怀疑:“抑郁症的本质是不是就是一种“穷病”?”

事实却未必如此。

2020年,美国一位中年男子从豪华公寓跳下身亡,据称他已经抑郁很久了。而他生前,是企业家、制片人,拥有海量的财富。

也有数据显示,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抑郁症患者占社会总人口的比例,也会随之上升。

无论贫富高低,抑郁症都可能找上门来,这是因为,从财富、地位到快乐,中间还隔着意义感。

图/pinterest

如果不理解人为什么要活着,找不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即便是很有钱、很聪明的人,也会被无意义的泥沼吞噬。侥幸没有落入抑郁深渊的,也往往会活成一具行尸走肉。

家庭幸福的人,不会抑郁?

我们曾接待过一对着急又困惑的父母。

他们的孩子升入高中后就确诊了抑郁,当时已经休学在家了。

一咨询室,两位家长几乎就要哭出来了:

我俩从小都是被打骂长大的,因此一直很关照孩子的心理健康。

明明把Ta当大人一样尊重和理解,可怎么还是抑郁了呢?

有这种困惑的家长,不是个例。

毕竟经常会有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说,孩子出问题,家庭脱不了干系。

也有很多研究发现,家庭因素的确会导致青少年患上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

比如,家庭氛围紧张,家长总是苛责孩子,孩子就会内化这些批评,出现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觉得是自己的错。这种思维模式,容易让人陷入抑郁。

但原生家庭幸福的人,就不会抑郁,则是彻头彻尾的误解了。

GIF/pinterest

在心理学看来,就算生在幸福家庭,也并不意味着就能百分百的免疫抑郁症。

因为,对于青少年来说,在学校里的生活,与同伴、同学之间的关系,并不亚于家庭关系。

如果他们交不到朋友,那就失去了一层保护;如果被同龄人排挤欺负,那就更是雪上加霜。

抑郁是为了淘汰脆弱的人?

随着抑郁症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有一种声音也越来越大:

“抑郁症的人就是脆弱,就是在进化的物竞天择中被淘汰的人。”

如果今天把抑郁症视为被进化淘汰,那么其它病人呢?

这类观点不仅在价值观上走了歪路,在科学上也是南辕北辙。

抑郁症一旦得上,动辄令人哭泣,嗜睡,丧失行动力……这么不利于生存延续的问题,到底为什么会在进化中保留下来呢?

在进化心理学家看来,抑郁恰恰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适应机制。

抑郁症的核心症状之一——心境低落,会让人行动也变得迟缓,不想去做事。

这种低电量状态,往往会影响现代人正常的学习、工作,但同时,这种状态也可以帮助人们保存能量、远离危险,让人即便不快乐也可以生存下来。

当身边的人患上抑郁症时,我们要做的不该是嘲笑Ta的脆弱和痛苦,而该是帮助Ta尽快摆脱当前的困境。

GIF/pinterest

就像普通人难以躲过子弹,抑郁症患者,也难以仅靠自己的意志,就躲过发作。

如果你也被这颗子弹击中了,请记住——生病不是你的错,应当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微信图片_20220217144033.jpg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