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上班不是因为懒,职业倦怠该如何解决?

董明广医生 发布于2022-02-08 16:26 阅读量198

本文由董明广原创

如果说放假前的下午是假期最美好的时刻,那年后开工后的那几天可能就是打工人不得不经历的阵痛。


复工上班的你,不知道是否有体验过这样的感受:

  • 想到上班就心累,不想面对工作

  • 上班了就想着下班,对工作内容感到烦躁

  • 提不起精神,只想着躺平歇几天


这种时不时就会反复出现的“不想上班”情绪,就很有可能表明你“职业倦怠”了。

图/pinterest


什么是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一般有以下几种明显的表现:


严重的疲劳感


包括身体不适和情绪的耗竭,比如失眠、疲惫、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

经常感觉“心好累”,明明有能力完成工作却没有动力去做,会出现请假、辞职的想法。


主动把自己“工具人化”


会产生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觉得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不重要,对周遭的环境产生不了任何影响


工作效率降低


很难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且工作效率低下,无助感增加。 

如果你有几天在工作中又累又不开心,看谁都不顺眼(包括自己),效率也变低了——那就很有可能就是倦怠了。

图/pinterest

产生职业倦怠后,如果不及时解决,就容易导致我们的状态持续恶化,继而全面影响到心理健康、家庭生活和职业发展。

那么,职业倦怠的危害如此之大,它是如何产生,又该如何解决呢?



人们为什么会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一种对工作中慢性情绪和人际压力源的一种长期反应——也就是说,倦怠是一个信号,表明人和工作的关系都出现了问题。 

那么在寻找原因的时候,我们就要看两个方面:向内看个人的原因,向外看工作的原因。


1、导致职业倦怠的个人因素


有研究表明,人格因素与倦怠有重要相关性。 

比如,情绪稳定性、感受世界的方式是积极还是消极,这些因素会跟倦怠的表现之一“情绪耗竭”有很强的相关性。

而如果我们正处于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中时,那么就会更容易受到职业倦怠的困扰。


2.导致职业倦怠的工作因素


在职场中,与倦怠最直接相关的因素是——

工作量超出了自己能够承担的负荷以及工作类型不适合自己。

GIF/pinterest


此外,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工作缺乏控制感,比如不能得到自己需要的资源和支持,不能决定自己的工作方式,这些都会让人产生疲惫感。

同时,还包含一些“决定性”因素,比如经济奖励,工资、奖金、年终奖等等。



出现职业倦怠该怎么办?


大部分人在工作过程中都会遭遇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轻则导致敷衍工作,重则令身心健康严重受损。

那么该如何摆脱职业倦怠,让工作重新焕发活力,这个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当职业倦怠找上门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01

采取积极的认知方式

明确职业规划、认清工作性质是远离迷茫的“必备良方”。

良好的职业规划能帮助我们明确自我认知,从而督促自己不断进步,更好的适应压力。

此外,也应当及时关注并调整心态,认清职业定位,采取更积极的认知来减少压力带来的影响。


02

采取积极的情绪表达

理性看待自己的情绪变化。

比起忽视或压抑负面情绪,我们更应该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思考是什么样的行为和因素导致自己产生了负面情绪并且及时调整。

不要一味的否定自己,多采取鼓励性的语言和情绪表达有助于缓解压力。


03

采取积极的行为模式

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表明,运动对工作压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适量运动既能使我们放松心情,也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助于褪黑素分泌提高睡眠质量。

图/pinterest


总之,用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去应对压力和倦怠感,会让我们获得积极的反馈,从而体验到更加良好的工作体验。

当然,如果你当前的状态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那么就应该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了。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