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的抑郁症源自于青春期,家长们该如何“盯防”?

董明广医生 发布于2021-12-20 16:25 阅读量183

本文由董明广原创

无论孩子小的时候有多乖巧听话,青春期都可能会让家长们心力交瘁。


作为父母,很难不被孩子厌学、叛逆、网络成瘾等问题而感到困扰,但却很少能关注到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

也许在成年人的眼光中,青少年不仅衣食无忧,更没有赚钱养家的生活压力,根本不会有什么真正的烦恼。

但事实恰好相反,孩子们也很容易感受到深层的悲伤和绝望。

图/pinterest


因为在青春期这个阶段中,他们会发展出想象和担忧未来的能力,并且对自己缺乏信心,虽然经常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可学业、社交、自我发展上的压力都能令人崩溃。


情绪飘摇的青春期


约有三分之二的青少年都曾在某个时刻体验过抑郁情绪,其中约有20%的青少年最终会患上重度抑郁。

在15-24岁的年轻群体中,自杀是继意外和谋杀之后的第三大死亡原因,而在大学生群体中,自杀是继机动车事故后的第二大死亡原因。

有些时候,我们在新闻上看到十几岁的孩子因为一件小事就突然跳楼的新闻,这其实并不只是简单的偶然现象。

青春期是一段情绪混乱的时期,成年人的抑郁有70%源自于青少年阶段,及早发现,及时干预才是当务之急。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这些信号时,家长们就要格外注意了。


  • 长期沉默寡言,对别人毫无兴趣

  • 朋友很少或没有,很难融入群体中

  • 在学校的行为(社交、成绩等)突然变糟

  • 经常离家出走或者逃学

  • 经常和人打架、吵架等

  • 频繁处于焦虑或抑郁的状态中

  • 过分关注外表而导致健康陷入危险的边关

  • 谈论或者威胁要自杀、自残


如果出现上述任何一种行为,我们可能都要考虑寻求专业的帮助了。



家长们该如何应对?


一旦孩子表现出心理问题的端倪,父母们一定要及时求助专业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

如果只是正常的情绪问题,家长们则要学会适时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不要让他们钻牛角尖。

比如,孩子总是陷入低落的情绪中,那么可以安排Ta感兴趣、能走出家门的活动,不过也不需要用力太猛,容易让孩子生出逆反。

有时候青少年就是喜欢享受与众不同的感觉,家长们也不要太过板正,否则只会徒增烦恼。不过这并不是说父母要任由青少年胡来,必要的底线还是要坚守的。

比如,父母只是问了一句最近学习怎么样,孩子却表现得很不耐烦甚至无礼,你可以告诉Ta,“如果你今天感觉很差不想讨论,直说就好了,我自己也有这种时候。”

重点是说你的感受来回应他的脾气,而不是一味地用说教和批评。

青春期特有的抑郁和焦虑往往并不会持续很久,只要父母们愿意付出精力和耐心稳稳地托住孩子,而不是比他们还焦躁的话,就能一起顺利地渡过。

图/pinterest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