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医生的诊室里,40岁的张先生颤抖着接过检查报告,"直肠癌"三个字刺得他眼眶发红。三个月前他还是叱咤商场的精英,此刻却要面对可能终身携带粪袋的残酷现实。这一切,都始于那次被他轻视的"肠胃不适"。
血色警报:被误读的肠道求救信号
作为企业高管,张先生常年处于"飞行模式":清晨的冰美式开启一天,深夜应酬的烈酒结束工作。当大便从规律的一天一次变成水样便时,他归咎于"吃坏了东西";发现厕所有新鲜血迹时,又自我诊断为"痔疮发作"。直到某天会议中突然晕倒,血色素仅剩89g/L,才揭开这场生死较量的序幕。
指尖下的生死竞速:卢医生一摸定乾坤
在肛肠科诊室里,卢医生给张先生做了被称为"性价比之王"的肛门指检(30秒内发现80%的低位直肠癌),在距肛缘5厘米处触到菜花样肿物。随后的肠镜活检证实:中分化腺癌已突破肠壁肌层,两个淋巴结肿大如同定时炸弹。
现代医学的保肛奇迹
"肿瘤距离肛门仅5厘米"的诊断让张先生如坠冰窟,传统手术意味着永久性造瘘。但卢医生给出了希望方案:先通过5周精准放疗联合mFOLFOX6方案新辅助化疗,将肿瘤"打蔫"后再行保肛手术。就像军事行动中的精准打击,新辅助治疗让肿瘤从3cm缩小到1cm,为手术赢得宝贵空间。
经过腹腔镜微创手术,医生在患者腹部打孔完成肿瘤切除,同时建立临时性回肠造口护航吻合口。当病理报告显示癌细胞完全消失时,3个月后造口还纳手术让他重获完整身躯。如今定期复查的张先生每天排便3-4次,用专业盆底训练对抗着前切除综合征,更用亲身经历提醒所有人:肠道发出的每一个异常信号,都是生命馈赠的预警时间。
直肠癌的隐秘伪装
1.排便习惯骤变
平时排便规律,1次/天,突然排便次数明显增多或少;排便不规律;便秘与腹泻交替。
2.大便形状异常
粪便变细、变扁,或排便不尽感,可能提示直肠狭窄。
3.便血或粘液便
大便中带血(一般为暗红色)、粘液便,或出现脓血便,鲜血便易被误认为痔疮。
4.腹部不适或疼痛
腹部隐痛、胀气或排便时疼痛,特别是持续性或加重的腹痛。
5.贫血和乏力
因长期慢性失血,可能导致贫血,表现为脸色苍白、头晕、乏力。
6.体重下降和食欲减退
莫名消瘦,体重下降超10%,并伴有食欲不振。
这些检查能救命
1. 肛门指检:7成“直肠癌"一摸便知";
2. 肠镜金标准:高清镜头直视肠道病变;
3. 直肠MRI:精准判断肿瘤浸润深度;
4. ctDNA检测:追踪血液中的肿瘤"余孽"。
防癌备忘录
- 45岁起每5年做1次肠镜体检;
- 家族史人群提前10年筛查;
- 出现暗红色便血伴肛门坠胀、排便不尽感、大便变形立即就诊;
- 少吃加工肉制品,每天运动30分钟。
卢医生提醒
我国直肠癌每年新发40万例,其中30%因忽视早期症状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记住这个公式:直肠癌生存率=发现时机²,越早发现,保肛机会越高,五年生存率可达90%!你的肠道,值得最精心的呵护。
声明:本文用于公益科普,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卢医生,作者将第一时间删除。
作者简介
卢锐敏 医学硕士,公立三甲医院 中西医结合执业专业医师
擅长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重度环状痔,复杂性肛瘘,肛裂,肛周脓肿,肛周瘙痒症,肛周尖锐湿疣,便秘,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直肠脱垂,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胃肠病,肠道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肠道菌群失调,粪菌移植,儿童自闭症粪菌移植,科学减肥,中医减肥,中医脾胃消化调理,营养健康指导,肠道微生态调理。
业务开展:开展肛肠外科各类微创手术如套扎术、痔环切术、硬化注射术、超声刀无血化痔精准解剖切除术,保护括约肌肛瘘手术、肛瘘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TROPIS)、直肠肿瘤经肛切除手术等。截止目前已独立主刀完成各类肛肠外科微创手术超3000+例,无一例医疗质量缺陷和纠纷。对肛肠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了积累丰富经验,能熟练处理各类术后并发症,尤其在术后疼痛管理、排便管理、创面整复愈合、肛门功能恢复等积累丰富经验。
优势技术:倡导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和医患共商的临床决策模式,为患者提供成熟、规范、安全、合理的肛肠外科诊疗技术。
1.各类肛肠外科微创手术。
2.多学科结合、多模式联合、多节点覆盖、超前镇痛的术后疼痛规范管理,使绝大多数病人术后处于无痛-微痛状态,轻松手术,轻松康复;
3.中医优势特色技术围手术期全程管理,如中药热奄包促进胃肠康复,改善术后排便;中医穴位埋线辅助长效持久镇痛;中药内调补气血、增免疫、促愈合,预防手术并发症,加快康复;
4.围手术期肠道微生态管理,改善排便,促进快速康复;
5.术后中药止痛、抗感染、促愈合,降低抗生素使用率,避免使用抗生素;
6.术后饮食营养康复,改善排便,降低术后感染风险,预防术后大出血,提高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
7.中西医结合胃肠功能性疾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