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减肥成功,如何保住胜利果实?——基于饥饿素调节的策略

卢锐敏医生 发布于2025-01-30 05:32 阅读量1566

本文由卢锐敏原创

如何避免减肥反弹,让减肥更加持久有效?

              ——基于饥饿素调节的策略

      许多减肥者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体重反弹。这种现象不仅令人沮丧,还可能让新陈代谢变慢,使后续的减肥变得更加困难。

      长期减肥饮食调整,启动生酮饮食后,饥饿素(Ghrelin)水平的变化因人而异,有些人会适应并降低饥饿感,但有些人可能因热量摄入不足或饮食过度严格,导致饥饿素反弹,影响体重维持。 如何科学地利用饥饿素原理,让减肥更持久有效?今天,卢医生,就和大家聊聊这个问题。


图片发自160App

一、为什么减肥后容易反弹?饥饿素的“报复性”反弹机制

    在减肥过程中,特别是长期低热量饮食或高强度节食后,饥饿素会被激活,提醒身体“缺乏能量”。如果不加以调控,减肥后容易出现以下情况:

- 饥饿感明显增加,让人暴饮暴食;

- 基础代谢率降低,身体“节能模式”开启,消耗的热量减少;

- 饱腹激素(如PYY、GLP-1)减少,导致吃得多却不易感到饱;

- 减肥结束后,碳水化合物摄入突然增加,导致血糖波动大,饥饿素短期内飙升,陷入“暴食-反弹”循环;

**摄入过多高GI食物(如白米饭、白面包、甜食),导致血糖大幅波动,触发饥饿素释放;

二、如何科学利用饥饿素原理,避免减肥后的反弹?

1. 适量增加热量,避免极端低热量饮食

减肥不宜过度节食,热量减少要有“策略”

关键点:避免过避免过度热量限制,防止饥饿素飙升

长期生酮饮食或极低热量饮食可能让身体进入“节能模式”,导致基础代谢率降低,并促使饥饿素上升,食物反弹,从而让你更容易反弹。 

✅ 解决方案:

- 逐步增加热量摄入,避免突然从极端低热量变回正常饮食。 

- 计算个体基础代谢率(BMR)+ 活动消耗(TDEE),确保每天摄入的热量至少不低于基础代谢率。 

- 优先摄入适量高质量脂肪和蛋白质,如鸡蛋、牛油果、坚果、鱼肉,而不是单纯增加碳水化合物。 


图片发自160App

2. 采用“周期性碳水”,维持新陈代谢

关键点:适当补充碳水,防止长期饥饿素适应性反弹

长期生酮可能让胰岛素水平过低,饥饿素在适应后逐渐回升,导致食欲增加。这时,“周期性碳水循环”(Cyclical Ketogenic Diet, CKD)是一种有效策略。 

✅ 解决方案:

- 每周1~2天适量(少量)增加健康碳水摄入(如糙米、红薯、燕麦、藜麦、土豆),而非突然恢复高碳水饮食。 

- 保持每天的蛋白质和脂肪摄入不变,仅在碳水循环日提高碳水量,这样可以稳定饥饿素,减少饥饿感波动。 

- 适合长期生酮后体重下降减缓或饥饿感回升的人群。 


图片发自160App

3. 关注蛋白质摄入,保持饱腹感

关键点:蛋白质可以抑制饥饿素,同时维持肌肉,提高代谢

蛋白质不仅能刺激饱腹激素(PYY、GLP-1),还可以抑制饥饿素,帮助减肥后的体重维持。 

✅ 解决方案:

- 蛋白质摄入推荐:每公斤体重1.5~2.2g(如60kg体重,每天90g~130g蛋白质)。 

- 优先选择高质量蛋白来源:如鸡肉、鱼肉、牛肉、蛋类、豆类,而不是加工肉类。 

- 避免过低蛋白摄入,否则可能导致肌肉流失,进而降低基础代谢率,增加体重反弹风险。 


图片发自160App

4. 充足睡眠,减少压力,避免饥饿素激增

关键点:研究表明,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饥饿素水平增加30%,食欲明显增加。  压力会“情绪性进食”。

研究表明,每天睡眠少于6小时的人,饥饿素水平上升15%以上,而压力大时,皮质醇(压力激素)也会刺激饥饿素,导致暴食和体重反弹。 

✅ 解决方案:

- 保证每天7~9小时优质睡眠**,可以显著减少饥饿素分泌。 

- 睡前减少电子设备使用,降低蓝光对褪黑素分泌的影响,提高睡眠质量。 

- 通过冥想、瑜伽、户外散步等方式减少压力,防止情绪性进食。 


图片发自160App

5. 适量运动,增强新陈代谢,稳定饥饿素

研究表明,适量运动(每周150-200分钟)可降低饥饿素水平,并提高饱腹激素PYY和GLP-1,防止体重反弹。

研究表明,力量训练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以降低饥饿素,同时提高瘦素(Leptin)水平,帮助维持体重。 

❌ 错误方式:

- 疯狂有氧运动+极低热量饮食,过度运动,会提高皮质醇水平,刺激饥饿素分泌上升,反而增加食欲。  

- 运动方式不合理,忽略力量训练,导致肌肉流失,基础代谢下降,代谢效率下降。  

✅ 解决方案:

- 每周进行3~4次力量训练(抗阻训练),增长肌肉,提高基础代谢。 

- 结合适量、低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行、游泳)控制脂肪水平,避免反弹。  

- 运动后补充足够蛋白质,如乳清蛋白、鸡蛋、鱼肉等,避免肌肉流失,稳定代谢。  


图片发自160App

6. 长期保持“低GI饮食”,稳定血糖,防止饥饿素波动

关键点:低GI(血糖生成指数)食物能减少血糖大幅波动,降低饥饿素分泌**

当我们食用高GI食物(如白米饭、甜点、面包)时,血糖会快速上升并随后骤降,从而刺激饥饿素大量分泌,增加食欲,导致反弹。 

✅ 解决方案:

- 选择低GI食物,如全谷物、坚果、绿叶蔬菜、健康脂肪(橄榄油、鳄梨),让血糖维持稳定,减少饥饿素波动。 

- 避免过多加工食品和精制糖,否则容易刺激胰岛素和饥饿素反弹。 

- 在碳水摄入中搭配蛋白质和适量脂肪,如燕麦+鸡蛋+坚果,延缓血糖上升,减少饥饿素飙升。 


图片发自160App

7. 逐步调整饮食,而非突然放弃生酮

关键点:避免“一刀切”式反弹,逐步从生酮恢复至低碳健康饮食

如果长期生酮后突然恢复高碳水饮食,饥饿素水平可能迅速上升,导致暴饮暴食和脂肪堆积。因此,平稳过渡很重要!

✅ 解决方案:

- 采用“低碳过渡”策略,即从生酮逐步增加健康碳水摄入,而不是直接回到高碳水饮食。 

- 优先选择未精加工的碳水来源,如糙米、红薯、藜麦,而非精制糖和白面包。 

- 保持足够蛋白质摄入,避免因碳水增加而减少蛋白质摄入。 


图片发自160App

                          卢医生小结

      减肥后的反弹,不是“意志力不够”,而是身体的生理反应!要避免减肥后的体重反弹,关键是科学调节饥饿素,避免突然增加食欲。适量热量摄入、周期性碳水循环、高蛋白饮食、规律作息、适量运动、低GI饮食,都可以帮助稳定饥饿素水平,让体重管理更加持久有效。 

      卢医生一直强调减肥不只是“短期战斗”,而是“长期管理”。通过合理调控饥饿素,你可以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保持健康体重,让减肥真正成为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我是卢医生,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助大家在减肥过程中更科学、更轻松地实现理想体重,并且真正做到不反弹!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欢迎咨询,我们一起让减肥更容易、更科学! 

声明:本文用于公益科普,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卢医生,作者将第一时间删除。

———————————————————————                                  作者简介


图片发自160App

卢锐敏

医学硕士,公立三甲医院

中西医结合执业专业医师

专注消化病和营养代谢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养护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