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赵,35 岁的职场白领,长期应酬、饮食不规律、工作压力大,近几年总觉得疲乏无力,动不动就胃胀、腹泻,甚至皮肤长湿疹、免疫力下降,连感冒都比别人恢复得慢。去医院检查,发现是慢性胃炎、肠道菌群失衡,医生建议调整饮食和作息。
小赵不禁疑惑:“我只是肠胃不好,为什么连免疫力、皮肤、精神状态都受影响?”这恰恰印证了中医的经典理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但这句话在现代医学里,又该如何解释呢?
在**《黄帝内经》、《脾胃论》、《景岳全书》等经典医籍中,脾胃被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意指人体所需的营养、气血都依赖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一旦脾胃失调,五脏六腑皆会受到牵连,导致全身多种疾病发生。 “内伤脾胃”*指的是由于饮食不节、情绪失调、劳累过度*导致脾胃功能受损,从而影响全身健康。
《内经》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意指脾胃如同人体的“粮仓”,负责储存和运输营养物质,并转换为气血供给全身。如果脾胃受损,营养物质无法正常输布,就会导致气血亏虚,影响机体各个系统的正常功能。
案例:脾胃虚弱 → 气血生化乏源 → 气血亏虚 → 头晕、乏力、疲倦、容易感冒等虚证亚健康状态。
西医研究发现:
消化吸收功能不好,营养摄入与吸收障碍 → 贫血、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
《景岳全书》曰:“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脾胃。” 意味着脾胃健康与五脏六腑的功能密切相关,脾胃虚弱可连带影响肺、肝、肾等脏腑。
案例:
1.脾胃虚弱→肺气不足→易感冒。
2.脾胃运化不佳 → 气血生化不足 → 肺气虚弱 → 容易感冒咳嗽,湿疹、荨麻疹。
西医研究发现:胃肠道是人体最大免疫系统,
1.神经-免疫 → 肠道免疫屏障受损→免疫功能低下 → 感染炎症。
2.免疫失调 → 过敏→ 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
《金匮要略》曰:“脾虚生湿,湿生痰饮。” 脾胃虚弱,运化水湿的能力就会下降,导致体内湿气过重、痰浊内生,从而引发各种慢性疾病,如肥胖、湿疹、慢性咳嗽等。
案例:
1.脾胃虚弱→水湿、湿浊内蕴→肥胖→ 乏力
西医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衡 → 肥胖、高血脂、高尿酸、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疾病。
《内经》曰:“思伤脾,怒伤肝,忧伤肺。” 长时间焦虑、压力大,容易影响脾胃功能,导致食欲下降、胃痛、消化不良。
案例:
1.过度思虑强脾→脾胃虚弱→焦虑,抑郁,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2.肝火上炎,木克土 → 影响脾胃气机 → 便秘、腹胀、胃痛、反酸、烧心。
西医研究发现:
1.情绪波动、压力-交感神经→ 功能性胃肠病→便秘、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消化性溃疡。
2.胃肠道和大脑之间存在“肠-脑轴”,肠-脑轴影响→ 道菌群失衡→影响大脑神经递质→情绪,焦虑、抑郁、自闭症。
✅ 饮食有节:少吃生冷、辛辣食物,油腻,避免损伤脾胃。
✅ 多吃健脾食物:如山药、薏米、南瓜、小米等健脾养胃之品,多吃膳食纤维,适量摄入益生菌(如酸奶、泡菜),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有益肠道益生菌健康。
✅ 适量运动:八段锦、太极拳,运动跑步游泳打球,促进胃肠道蠕动。
✅ 规律作息,避免情绪波动,避免长期焦虑、思虑过度,适当减压,避免对脾胃造成不良影响,冥想瑜伽。
✅ 按摩理疗,艾灸,针灸养护,疏通脾胃经络。
声明:本文用于公益科普,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卢医生,作者医生将第一时间删除。
——————————————————————— 我是卢医生,专注于消化病、营养代谢疾病科普,欢迎关注卢医生160科普,获得更多专业科学健康资讯。
作者简介
卢锐敏
医学硕士,公立三甲医院
中西医结合执业专业医师
专注消化和营养代谢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