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疼痛是痔术后患者普遍面临的问题,是康复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其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还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在传统药物镇痛之外,非药物疗法也是镇痛非常重要的方法。音乐疗法作为一种综合精神心理干预方法,通过调节患者的情绪、降低心理压力并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具有显著的辅助镇痛作用。
2. 多学科视角下的镇痛问题
从多学科角度来看,痔术后镇痛不仅仅是外科领域的关注点,还与神经科学、心理学和音乐治疗等领域密切相关。
神经科学视角:音乐通过影响大脑内奖赏机制(多巴胺和内啡肽的释放)脑内镇痛系统,调节下行疼痛抑制系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知,来缓解疼痛。同时,特定频率的音乐可以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放松肌肉张力,包括肛门括约肌,来帮助缓解术后肛门括约肌痉挛性疼痛。
心理学视角:痔术后患者可能因疼痛而感到恐惧、焦虑和抑郁。音乐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减少焦虑和恐惧感,从而间接降低疼痛体验。
医学视角:在临床上,音乐疗法被证明可以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需求,降低药物副作用。研究发现轻音乐或冥想音乐能显著缓解术后急性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
3. 音乐疗法在痔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缓解焦虑与恐惧:术后患者可能因疼痛而产生心理不适,音乐能通过提供心理安慰,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
降低疼痛感知:音乐通过触发脑内镇痛机制(如内啡肽的释放),直接减轻疼痛。
促进睡眠:轻柔的音乐有助于改善术后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免疫力,促进营养吸收,加快伤口愈合。
减少药物依赖:音音乐疗法可以与药物镇痛相结合,增强镇痛效果,减少对镇痛药物用量,从而降低药物相关的副作用风险,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4. 音乐疗法的具体实践方法
个性化选择音乐:根据患者的音乐偏好选择适合的曲目,以提高疗效。
播放方式:推荐佩戴耳机以减少外界干扰,每次20-30分钟为宜。
结合深呼吸与冥想:配合呼吸训练或冥想引导,使疗效更加显著。
5.卢医生推荐的10首常用音乐,均为为精神心理科常用的10首音乐曲目,适合痔术后患者使用,住院患者,可找卢医生。
1. **帕赫贝尔的《D大调卡农》(Pachelbel's Canon in D Major)
2. **德彪西的《月光》(Clair de Lune)
3. **萨蒂的《第一号琴操》(Gymnopédie No.1)
4. **维瓦尔第的《四季》之《春》(Spring from The Four Seasons)
5. **阿尔比诺尼的《G小调柔板》(Adagio in G Minor)
6. **李闰珉的《河流在你中间流淌》(River Flows in You)
7. **肖邦的《降E大调夜曲,作品9第2号》(Nocturne in E-flat Major, Op. 9, No. 2)
8. **圣桑的《天鹅》(The Swan)
9. **马斯奈的《泰伊思的冥想曲》(Meditation from Thaïs)**
10. **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Air on the G String)**
6. 结论
音乐疗法在肛肠(痔)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具有多学科意义。它不仅改善了患者的术后感知,还为疼痛管理提供了一种安全、经济、无创的辅助手段。
———————————————————————
声明:本文用于公益科普,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卢医生,作者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