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很长(6300+字),信息量教大,可能会占用您较多阅读时间。
痔疮术后疼痛,被称为“天下第一痛”,“像拉玻璃碎一样的痛”,“比生孩子还痛”,“坐在仙人掌上样的疼痛”,“做完手术需要在病床上躺1个月”.....这些恐怖的描述,常常被用来形容痔术后疼痛,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因为疼痛是一种个体主观感受,大多数人一生可能只做一次痔疮手术,其中的感受对个体来说可能是刻骨铭心,大多以夸大为主,加上了网络的传播、放大,这才有了网络上流传的各种疼痛描述。有些视频博主为了博眼球,发了一些术后“杀猪样惨叫”的视频,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些医生(医院)缺乏人文关怀,疼痛管理做的不规范。互联网的信息质量参差不齐,有些视频已经偏离了专业性和科学性,有博眼球的嫌疑。
作为一个在公立三甲医院,从事肛肠专业10+年,有3000+肛肠手术经验的老司机医生,在镇痛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摸索出了一套“多学科联合”、“多模式结合”、“多节点覆盖”、“超前镇痛”的疼痛管理模式,经过规范疼痛管理,97%以上的病人术后可以控制在无痛-微痛状态(VAS评分:0-3分),耐受术后疼痛,常年疼痛相关尿管留置率低于千分之四,疼痛相关严重排便障碍发生率低于千分之2-3,平均住院日2-4天,仅仅极少数因对疼痛特别敏感,依从性低的病人,出现VAS评分4分以上的疼痛体验。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我的肛肠术后镇痛技术,能惠济更多病人。
(一)术后疼痛的原因是什么?
1、肛门皮肤末梢神经丰富:且受躯体感觉神经支配,对疼痛刺激敏感,术后伤口剧烈疼痛。
2、伤口感染,炎症刺激:肛门为污染切口,术后切口炎症反应,引起疼痛。肛门括约肌痉挛:术后术口炎症刺激,引起肛门痉挛性疼痛。
3、术后排便机械性刺激:肛门扩张,粪便摩擦,刺激伤口,撕裂样剧痛。
4、术口水肿:术后术口周边组织水肿,产生疼痛。
5、精神、心理因素:如焦虑、紧张、抑郁加大对疼痛刺激敏感。
(二)术后疼痛带来什么危害?
1、尿潴留:反射性引起尿道括约肌痉挛,导致尿潴留排尿困难,增加留置尿管率。
2、排便障碍:引起“便秘—粪便嵌塞一排便疼痛—便秘—粪便嵌塞”恶性循环。
3、伤口延期愈合:疼痛会导致肛门括约肌痉挛,致伤口缺血缺氧,导致延期愈合。
4、免疫力下降:疼痛影响睡眠,引起机体内分泌和免疫功能。
5、增加心血管风险:疼痛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荷,对于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尤为不利。
6、胃肠道功能紊乱,营养不足,影响伤口愈合。
7、心理和行为变化:如失眠、焦虑、恐惧、忧郁、挫折感、沮丧。
(三)认识疼痛,战胜疼痛
这部分有点难理解,不着急,认真阅读,这部分内容对您全面理解疼痛,战胜疼痛至关重要。
1、疼痛的定义:疼痛是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情感体验,或与此相似的经历。
(a)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感觉神经元和神经通路活动并不代表疼痛,也就是说,疼痛的神经元活动,不能和疼痛划等号,损害可以很严重,而疼痛感受不一定很严重,大面积的组织损伤可能没有或只有轻微的疼痛;
(b)对疼痛刺激的认知理解不同,疼痛体验也不同;
(c)疼痛虽然是一种自我保护反应,但对个体的功能、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2、痛觉的性质和强度受到以前经验、创伤、心理素质和人格特征等因素的影响。注意力分散、良性暗示、欣悦情绪可以降低痛反应,反之则使之增强。而病人对药物的信任度、医药知识水平和对暗示接受的程度,均直接影响镇痛效果。因此,疼痛更像是一种心理事件,而不仅是躯体事件。
3、疼痛是人类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信号,术后产生疼痛在所难免,但不必过于担忧,通过规范的疼痛管理,将疼痛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帮您顺利康复。
4、疼痛的注意力分配:当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某一点时,其他方面包括疼痛即会处于抑制状态,这时候疼痛会明显减轻,或变得不明显。例如运动员在激烈的比赛中,不同程度的擦伤往往都不会引起注意,不会感到疼痛和不适,但比赛一结束,疼痛就开始出现,有时甚至到无法忍受的地步。对疼痛的认知理解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疼痛体验:在战场上的士兵在给他们作静脉穿刺不成功时,他们也跟平常人一样抱怨疼痛,但在战场上,士兵并没有产生和创伤程度一致的疼痛。
5、认知-行为干预疗法(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BT)对疼痛管理非常关键:CBT目的提高疼痛管理技能,提供认知和行为策略以管理日常疼痛,主题包括:
(a)认知疼痛,改变患者对手术的担心、术前心理准备、对术后疼痛的惧怕、对康复的信心;
(b)学习一些疼痛知识,疼痛应对,管理剧烈疼痛发作,主动参与疼痛管理;
(c)放松技巧训练。
6、人格特质也在痛知觉中起重要作用,研究标明:性格内向、抑郁、癔症等人格特征的人对疼痛更敏感,产生较强烈的痛反应。性格坚韧的人忍受能力会更强,如关羽有刮骨疗毒,拳击运动员长期的耐力训练,形成坚毅的个人性格品质,具有更好的疼痛疼痛忍受度。
7、镇痛不是技术问题:镇痛不缺乏技术和方法,缺的是人文关怀和镇痛的理念,患者应学习镇痛知识,提高对疼痛的认识,医患共同参与。
(四)战胜镇痛,卢医生手里的秘密武器
1、多学科结合的疼痛管理理念:
认知行为疗法(CBT,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心理疗法,通过改变患者对疼痛的负面认知和行为,减少对疼痛的感知和心理反应。认知重建:引导患者识别负面思维模式(如“我的疼痛永远不会好”),并用更积极的想法取代。
行为激活:鼓励患者参与有助于分散注意力的活动。
支持性心理疗法(Supportive Psychotherapy),提供情感支持,帮助患者缓解与疼痛相关的心理压力。音乐疗法。
3、多模式的镇痛手段:
手术方面:精准、精细、微创、个体化的手术:较少损伤,尽量保护肛周皮肤,合理切口设计。使引流通畅,预防水肿。专业的围手术期饮食营养指导,管理围手术期排便,使大便软化通畅,避免腹泻和便秘。其他镇痛技术方面:
(a)肛周布比卡因脂质体、亚甲蓝皮下封闭:肛周布比卡因脂质体一剑封喉,覆盖术后6h-48h疼痛最为明显的时间窗,改变患者对疼痛的认知,让患者改变对疼痛的错误认知,发现原来痔手术疼痛不是网上宣传的那样“痛不欲生”,大大增强战胜疼痛的信心,缓解紧张情绪,对控制后面的疼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亚甲蓝皮下封闭长效止痛,可维持4-7天镇痛效果。
(b)静脉镇痛泵:对于病情严重,切口多疼痛明显的,配备镇痛泵,可产生持续镇痛,还可根据疼痛程度自行调控药物用量。
(c)各种静脉、口服外用镇痛药:包括静脉用丁三醇注射液、氟比洛芬脂注射液、曲马多注射液;双氯芬酸钠栓、吗啡栓、曲马多胶囊、塞来昔布、利多卡因乳膏、硝酸甘油软膏等,根据需要,轮番上攻。
(d)中医穴位埋线:中医穴位埋线,是采用人体可吸收的羊肠线对穴位进行植入,对穴位产生缓慢、柔和、持久的刺激,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痛症、胃肠道疾病、慢性劳损性疾病。术后穴位埋线有明确的止痛作用,能增加止痛疗效,减少止痛药物的剂量,镇痛持久,无成瘾性。肛门病术后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也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和住院期间生活节律打乱,麻醉,非甾体类止痛药物影响有关。大量研究显示,穴位埋线还能改善手术麻醉后胃肠道功能紊乱,改善术后排便,间接的帮助疼痛的管理。
(e)中药热奄包热熨八髎穴、长强穴。
4、多学科视角的镇痛理念:
疼痛受个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要用多学科的视角去认识和管理疼痛。疼痛总是受到思想和情绪的影响,而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体验,疼痛通常是由压力、焦虑、愤怒和抑郁等负面情绪引发和放大的。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如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因素都会加重术后疼痛的强度及持续时间。
因此,卢医生会在术前,给予知识疼痛教育,从精神-心理角度,缓解术前紧张情绪。在打麻醉前,我会和您聊天,转移您的注意力,帮助您克服刚进手术室的紧张情绪所带来的疼痛。如果您有失眠、焦虑状态,请告知我,我会适当给予您药物控制,这是镇痛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往往决定了其他镇痛措施是否有效的关键。
5、超前镇痛的理念:
(a)在疼痛的生理医学认识方面,有两个机制对我们认识疼痛,控制疼痛至关重要,那就是疼痛敏化,包括外周敏化和中枢敏化。
(b)多种因素可促使急性疼痛转化为慢性疼痛,其中中枢和外周敏化是主要机制。如果来自外周的伤害性输入持续存在,N-methyl D-aspartate (NMDA) r受体受体密度的增加,疼痛体验也会增强,即外周敏化。如果疼痛信号从外周向脊髓的传递持续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发生变化,产生中枢敏化,产生更广泛的疼痛状态,即中枢敏化。
(c)疼痛敏化表现为:痛觉过敏、痛觉过敏和自发性疼痛,中枢敏化的疼痛更加难以控制,甚至引发焦虑、抑郁。
(d)急性疼痛往往得不到好的控制治疗,会发展为更难控制的慢性疼痛。
(e)可通过术前识别患者风险并纠正高危因素、优化围术期疼痛管理、提高手术水平、优化镇痛药物及方法的选择来预防术后疼痛敏化。
(f)超前镇痛理念,即在疼痛还没产生之前,给与镇痛,避免急性疼痛持续刺激存在,引起外周敏化或中枢敏化,变成更难以控制的慢性疼痛。
(g)研究表明,肛门病术后6-12小时是疼痛最明显的节点之一。通过超前镇痛,让您很好的度过术后第一个最疼痛的阶段,改变您对痔手术的认知:原来没有想象中那么痛,对改变手术认知,树立战胜疼痛的信心,对后面的疼痛管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6、多节点覆盖的镇痛理念:
术后的疼痛,如潮水一般,是波浪式的,疼痛的程度,是有波动的,对于不同时间节点和状态下,镇痛的方法不适一成不变。因此,卢医生采用了多节点覆盖的镇痛理念,覆盖不同时间节点疼痛。如排便前3-5min利多卡因乳膏局部麻醉止痛,对于排便急性暴发痛,排便前30-60min口服曲马多胶囊或排便前2-3h塞一粒双氯芬酸钠栓,可大大缓解排便急性暴发疼痛。对于排便后疼痛,采用中药温水坐浴缓解疼痛。
(五)如何评估自己的疼痛程度?
一个简单的方法:不影响睡眠,不影响心情,没有因为疼痛问题产生焦虑,明显影响工作,说明取得了满意的镇痛效果。肛肠外科医生,最喜欢听到病人的一句话是:一觉到天亮。
科学客观量化评估方法: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
疼痛VAS评分表,把疼痛按0-10分级。
1、0分:表示无痛,患者无任何疼痛感觉;
2、1-3分:表示轻度疼痛,患者疼痛可以忍受,且生活正常、睡眠不受干扰;
3、4-6分:表示中度疼痛,患者疼痛明显、不能忍受,常需服用镇痛药物且影响睡眠;
4、7-9分:表示重度疼痛,患者疼痛比较剧烈、难以忍受,需使用镇痛药物镇痛,睡眠严重受到干扰,同时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等,或被动体位(为减轻痛苦而被迫采取的体位)的临床症状;
5、10分:表示剧烈疼痛,患者疼痛难忍,需要用强效镇痛药物缓解疼痛,且睡眠严重受到干扰,伴有情绪改变。
请根据您的评分,告知卢医生,卢医生会根据您的疼痛程度,给予您精准的镇痛策略。
(六)疼痛发生时,您该怎么做?
1、准确判断疼痛性质:火烧样疼痛?针刺样疼痛?撕裂样疼痛?痉挛性疼痛?坠胀性疼痛?这些不同的疼痛性质,决定了不同的处理方法。
2、分析疼痛的可能原因:不规范用药?用药方法不对?排便?腹泻排便次数增多?大便干结?肛周伤口水肿?
3、是否过于紧张、焦虑?如您有明显的焦虑、抑郁,告知医生,卢医生会适当给予您抗焦虑药物治疗。
4、放松心情,正视疼痛,树立信心:手术后的疼痛,除了身体上的不适,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压力。消除心理负担,保持良好的心情,对于减轻疼痛也很有帮助。您可以尝试听听音乐、看看书、和家人朋友聊聊天,让自己的心情放松下来。
5、和卢医生保持沟通,寻求更专业解决办法。
(七)预防疼痛,您能做什么?
1、规范、正确使用各种止痛药,定时定量使用止痛药。
2、温水坐浴:使用卢医生开中药温水坐浴,起到抗炎止痛,同时清洁肛门,缓解括约肌痉挛。每天进行2-3次温水坐浴,每次10-15分钟,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3、保持大便软化通畅(重中之重):定时排便,不要憋便,如果超过3天没有排便,使用开塞露诱导协助排便,以免大便越积越干,损伤伤口,引起排便疼痛。
4、尽快恢复正常饮食,摄入膳食纤维。多吃蔬菜水果,如苹果、梨、橙子、哈密瓜、樱桃、白菜、菠菜、生菜、丝瓜、西兰花、黄瓜等;口服益生菌和益生元,调节胃肠道功能,改善肠道微生态,预防便秘和腹泻,自然减少了对伤口的刺激,预防疼痛;适度运动,促进肠蠕动,使排便通畅。
5、避免辛辣刺激:术后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炎症反应,引起肛门疼痛。
6、适当补充水分:有助于软化大便,减少对伤口的刺激。
7、心理干预疗法:自我暗示—识别和改变无益信念,催眠疗法—调节深呼吸、闭目冥思。音乐和电影疗法——既可分散注意力,又可缓解紧张情绪。
8、摒弃错误的认识,认为药物会带来副作用,而对镇痛采取消极态度,甚至认为:认为疼痛是手术或疾病正常的“并发症”。
最后祝朋友们,战胜疼痛,早日康复,希望本文对您有帮助,欢迎点赞、转发。
一谈起镇痛这个话题,就会想起我的恩师——王东教授,王东教授是国内最著名最权威肛肠外科专家之一、是深圳乃至国内肛肠外科的领军人物。
王东教授,是一位接受过严格专业培训并具有国际视野的肛肠外科专家。王东教授早年在日本最优秀的肛肠病中心一日本社会保险中央综合病院大肠肛门病中心接受标准化培训,后又分别在德国纽伦堡市医院外科、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结直肠外科接受长时间的手术培训,也在意大利、奥地利、英国等国的著名肛肠外科中心接受过专项技术培训,严格遵循国际标准为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其带领的团队一直是肛肠外科界规范化治疗的示范团队。
我的镇痛的很多理念,是在王东教授的影响和启迪下形成的,再此之前,我的镇痛仅停留在药物层面,是王东教授教我严谨,用数据说话,引导我探索求索,打开我的知识大门,形成了目前完整、规范、科学的多学科多模式多节点超前镇痛的镇痛理念和方案,让我在我在肛肠外科领域得到成长,让我的病人得到获益。
永远铭记和感谢王东教授。
声明:本文用于公益科普,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作者将第一时间删除。
———————————————————————
卢锐敏,医学硕士,公立三甲医院
中西医结合执业专业医师
擅长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重度痔、复杂性肛瘘、肛裂、肛周脓肿、肛周瘙痒症、功能性便秘、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直肠脱垂、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胃肠病等。
业务开展:开展肛肠外科各类微创手术如套扎术、痔环切术、硬化注射术、超声刀无血化痔精准解剖切除术,保护括约肌肛瘘手术、肛瘘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TROPIS)、直肠肿瘤经肛切除手术等。截止目前已独立主刀完成各类肛肠外科微创手术超3000+例,无一例医疗质量缺陷和纠纷。对肛肠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了积累丰富经验,能熟练处理各类术后并发症,尤其在术后疼痛管理、排便管理、创面整复愈合、肛门功能恢复等积累丰富经验。
优势技术:倡导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和医患共商的临床决策模式,为患者提供成熟、规范、安全、合理的肛肠外科诊疗技术。
1.各类肛肠外科微创手术。
2.多学科结合、多模式联合、多节点覆盖、超前镇痛的术后疼痛规范管理,使绝大多数病人术后处于无痛-微痛状态,轻松手术,轻松康复;
3.中医优势特色技术围手术期全程管理,如中药热奄包促进胃肠康复,改善术后排便;中医穴位埋线辅助长效持久镇痛;中药内调补气血、增免疫、促愈合,预防手术并发症,加快康复;
4.围手术期肠道微生态管理,改善排便,促进快速康复;
5.术后中药止痛、抗感染、促愈合,降低抗生素使用率,避免使用抗生素;
6.术后饮食营养康复,改善排便,降低术后感染风险,预防术后大出血,提高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
7.中西医结合胃肠功能性疾病治疗。